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

来源: 2017-08-22 20:38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不断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有着深远的意义。近年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各级财政发展日益均衡,区域间协调发展推进,民生政策得以贯彻落实。与此同时,各级财政在制定与执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可以进一步完善与加强的地方,基于此,需正视问题,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财政转移支付是国家均衡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通过财政转补,促进各区域基本公共设施及服务平衡发展,使得民族、农村、工资调整等实现全覆盖,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一般性转移支付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正在逐步规范其金额确定与下发,目的在于逐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金额与比例,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其实现公共基础服务的均等化发展,使得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相对公平待遇,促进国家稳定发展。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不断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将财政资金用于最需要的地方,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一方面,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通过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幅,有效保障区域平衡发展。同时,通过清理与合并原有专项支付政策,不断释放改革信号,引导市场资源向更优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中,国家不断调整制度引导,将财政资金更多的用于引导科学教育、保障体系建设、环保事业、农业产业,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民生一直是我国各项改革的根本宗旨之一,目的在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通过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政策导向。通过重点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将财政资金以均衡性转移支付方式转移至更需要公共服务建设的地方,使得财政成为老百姓共同受益的主要抓手。同时,在产业的扶持方面,也将教育、农业、节能等民生及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进的方面作为财政转移支付重点扶持的对象,促进各项民生政策有效落地。 
2.1 一般性转移支付需进一步科学化与规范化 
2.2 专项转移支付需进一步清理与整合 
2.3 转移支付制度需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3 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是按照国家要求,制定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扩大的规划目标,不断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二是建立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办法、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办法,使得一般性转移支付事项有规可依。三是加强评价监督机制与制度建设,促进一般性转移支付执行到位,绩效不断提升,有效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实现。 
一是建立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转移支付从项目确立到资金下发,再到项目跟踪评价,最后到项目资金退出考核的全过程管理。二是继续清理整合原有专项转移支付事项,将不符合国家扶持政策的项目坚决停止,杜绝财政资金浪费与效率低下。三是加强地方财政对本级转移支付具体项目的

 

选择与考评机制建设,将权力下放,保证资金投向正确的情况下,促进财政资金投向更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方向,投向符合国家调控方向的项目,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是建立转移支付预算执行制度,将转移支付与预算程序匹配,加强地方预算编制的效率与完整程度,将财政资金与具体项目有效衔接。二是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公开程度,将转移项目与转移地区分别公开,细化公开,同时建立信息化平台,运用网络不断提升公开程度。三是继续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形成财政转移支付闭环管理,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有效推进,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