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云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及其绩效的实证研究
摘要:云南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不显著,但其支出结构却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由于财政支出的目标偏差,云南财政支农支出促使城乡差距缩小的功能不明显,使得其社会福利功能没能得以体现。提出相应的五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农民收入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多元回归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
Keywords:Fiscal expenditure for agriculturePer capita annual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Stepwise regressionGranger causality test
1. 文献 回顾
国内学者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他们通过联立方程模型(林伯强,2005)、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法(肖新成,2005)、主成分分析(李燕凌等,2005)、DEA模型(崔元锋等,2006)、C-D生产函数模型(熊吉峰,2006;魏朗,2007)、二元财政结构转换的经济增长模型(秦海林,2007)、SAR模型(戴平生等,2007)、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王敏等,2007)等方法来分析 农村 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戴平生等(2007) 实证分析了福建省67个县市的财政农业人均支出和农村人均用电量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一些学者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杜玉红等,2006)、VAR模型(刘旦,2006)、复合DEA方法(刘革等,2007)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有些学者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和城乡差距的关系,认为公共财政的城乡分配差距(林光彬,2004)和财政支农份额降低(宋洪远等,2004)是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但并未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沈坤荣等(2007)利用1978~2004年的数据,运用多变量回归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农村公共支出和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2.统计描述、研究设计和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1997、1998、2000~2002、2004、2007)和《云南50年财政统计》整理 计算 。
因此,云南财政支农支出的 历史 状况和 发展 趋势可以概括为:总体规模大幅上涨,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降低;对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的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财政支农的重点,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比重则相对较小。
云南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与许多发达国家还存在显著差异。存在的这些差异使我们不得不对云南财政支农支出体系的合理性和发展方向进行反思。
2.2.1回归分析方案设计。巴罗和萨拉马丁(2000)将政府公共支出纳入到C-D生产函数的框架中,他们假定对于生产者i而言:Yi=AKαiL1-αiG1-α(0<α<1)。其中,A表示技术,Ki表示生产者i的资本投入,Li表示生产者i的劳动投入,G表示政府支出的总量。
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和人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土地投入。农户人均农业资金投入由农户人均农业生产支出和购置生产用固定资产支出组成,反映了农业生产中农民资金的投入水平。农业贷款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反映了 金融 支农的规模和力度。财政支农支出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之比反映了财政支农的规模和力度。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则反映了价格、通货膨胀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对上述拟选变量均先进行了计量单位调整,之后进行对数化处理,以保证对数化处理以后的数值保持原来的意义。处理后的变量分别记为:Laggdp、Lincome、Lsa、Lia、Lsf、Lcredit、Lcf、Lprice。
选取的数据来自《云南统计年鉴》、《新 中国 55年统计汇编1949~2004》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3.回归分析及其结果
3.2逐步回归。经过逐步回归,我们确定被解释变量Laggdp对应的解释变量为Lsa、Lia、Lhf、Lmach和Lcf,它们的回归系数如表4的Model 4所示;因变量Lincome相应的自变量为Lsa、Lia和Lmach,它们的回归系数的Model。经检验,两个模型都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现象。
3.3回归结果分析。对表4和表5的逐步回归结果的分析如下:
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增长1%,引起人均农业GDP、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得收入分别增长0.942%和1.995%。产生这种正向影响的可能原因是,云南农业 自然 灾害频繁且伤害较大,在广大农村地区流传着"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干旱给云南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害。灌溉面积的增大,有助于降低干旱带来的损失,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收益。
3.3.2农民资金投入、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从农业的资金投入来看,农民资金投入对农民收入水平影响不显著,而对农业GDP的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可以看出,农民资金投入增长1%,会引起农业GDP增长0.148%;单位产出的财政支农支出(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对人均农业GDP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得收入的影响却不显著;金融支农主要体现在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农业贷款)上,从逐步回归的结果来看,金融支农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水平都没有显著的影响。
可见,农业资金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并不高,其中的原因可能是:①云南地形以山地和高原(占总面积的94%)为主,大大增加了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难度,再加上农产品流通体制不完善和农业产业化 发展 程度还不高,这就使得大多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低微。从平均水平来看,虽然财政支农支出促进了农业 经济 增长,但是却没能给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带来促进作用。②财政支农支出虽然在总量上逐年增大,但是相对份额(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财政支农的力度有待增强。③云南农业贷款的绝对额逐年增加,但是相对份额(农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却逐年下降。 金融 支农的规模需要增大,其支农力度有必要进一步增强。
3.3.3农产品生产价格。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变动对云南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对农民收入增长却产生负面影响。云南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上涨1%,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纯收入下降0.292%。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的提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收入,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升高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费用增加,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纯收入下降成为可能。
4.Granger因果检验
由于Granger因果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的两个变量必须是平稳的,因而有必要先对所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4.1单位根检验。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显示,除了变量CFS为平稳序列,其他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的,为1阶单整序列。
注:①滞后期的选择依据AIC准则;②拒绝原假设的显著性水平为5%。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①反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得收入的INCOME指标与反映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CF指标不存在因果关系;②反映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的CFS指标是反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得收入的INCOME指标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③反映城乡差距的GAP指标与反映 农村 支出结构的CFP指标不存在因果关系。我们认为,云南财政支农支出政策存在一定的偏差。
首先,从支出规模上看,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不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得收入的原因,说明云南财政支农支出的运用效率不高,其规模逐渐增大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这反映出云南财政支农支出的经济福利功能不强。
其次,就支出结构而言,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是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得收入的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增加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财政投入,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云南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公共财政资金的投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要更大程度地促进云南农民增收,有必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速度。
最后,财政支出的城乡配置没能引起城乡差距的缩小,说明云南对财政支农支出的社会福利不够重视。云南拥有大量的农业从业人员,虽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云南就业总人数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但直到2006年该比重还接近70%。农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比较落后,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尽管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相比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在不断下降的,这说明云南城乡差距不断在扩大。为了实现云南的和谐发展,有必要改变公共财政支出的"二元结构",重新调整财政支出的城乡配置。
5.结论及政策含义
5.1从上述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5.1.1从支出总量看,云南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呈现增大趋势,其对当地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5.1.2从支出结构看,云南财政支出投向农业的比重较小且呈下降趋势,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公平;云南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农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过高,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比太低;财政资金的城乡配置没能实现城乡差距缩小的目标,其社会福利职能体现不足;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说明与财政支农支出投入到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福利。
5.2基于以上结论,政府应该重视财政支农支出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提高财政资金的运用效率,多渠道引导资金进入农村,并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为了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绩效,政府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5.2.1借鉴国际经验,调整财政支农政策。根据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的变动,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为了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云南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5.2.2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的城乡配置。云南财政支出的城乡配置需要考虑到其是否有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这对于云南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云南有必要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运用效率,将有限的财政资金进行有效调配,争取更多的公共财政资金进入农村,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5.2.3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云南在继续增加农民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同时,有必要提高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在财政支农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这对于云南农村和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5.2.4加大对循环型、绿色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农用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将带来相应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加大对循环型农业和绿色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并加大对相应的农业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
5.2.5金融和财政支农有机结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只靠农民自有资金的投入和财政支农支出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云南要积极引导私人资金和金融机构等的信贷资金进入农村和农业,以填补农村资金需求的缺口。作为支农政策的两大工具,金融支农与财政支农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对农村和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力度。然而,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加上信用机制建设不完善,这些潜在的风险使得金融机构等进入农村的步伐放缓了。
注释
①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事农业生产所得收入+从事非农业生产所得收入
②该结果根据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得到
参考 文献
[1]林伯强. 中国 的政府公共支出与减贫政策[J].经济研究,2005,(1):27~37
[2]肖新成.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5,19(5):103~105
[3]李燕凌、李立清.我国农村公共支出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2):40~46
[4]崔元锋、严立冬.基于DEA的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绩效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6,(9):37~40
[5]熊吉峰.财政支农绩效的数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4):81~82
[6]魏朗.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对1999~2003年农业生产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9):11~16
[7]秦海林.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二元财政转换与二元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2007,(5):27~33
[8]戴平生、陈建宝.SAR模型在省域和县域农民收入中的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07,24(9):48~52
[9]王敏、潘勇辉.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纯收入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5):99~105
[10]杜玉红、黄小舟.财政资金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6,(9):47~50
[11]刘旦.财政支农结构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J].北方经济,2006(12):35~37
[12]刘革、邓庆彪.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增收有效性的复合评估[J].求索,2007,(5):16~18
[13]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4):30~40
[14]宋洪远、庞丽华、赵长保.统筹城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的农村问题和未来的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03,(11):71~77
[15]沈坤荣,张璟.中国农村公共支出及其绩效分析--基于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7,(1):30~40
[16]罗伯特 J.巴罗,哈维尔·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M].何晖、刘明兴译.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 出版社,2003:139
[17]James Rude.An Examination of Nearly Green Programs:Case Studies for Canada,the Unite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R].Economic and Policy Analysis Directorate,2000
[18]Kiminori Matsuyama.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Comparative Advantage,and Economic growth [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December 1992,58(2):317~334
[19]Rati Ram.Government Size and Economic Growth:A New Framework and Some Evidence from Cross-Section and Time-Series Data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1):281~284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