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货币政策调整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货币政策作为国家调控宏观 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小 企业 融资。近几年,中小企业 发展 迅速,融资瓶颈也日益突出,在货币政策的冲击下,我国中小企业如何突破融资坚冰,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
一、近几年货币政策趋势解读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它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项有力措施。
1995-1997年,我国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1998-2003年国家又出台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紧缩。2004-2005年实行双稳防止通货膨胀的苗头出现。2006年起,为预防经济增长偏快,货币政策实行"宽货币,紧信贷"。2007 年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但由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与冲击, 中国 人民银行于2008年9月15日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紧接着25日又下调中小 金融 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对汶川地震灾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这是央行4年来首度下调贷款利率,也是9年来首次调低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同年11月27日起,央行又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从紧货币政策稍有松动。
货币政策的调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个经济部门,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其带给中小企业的冲击也是深远的,如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变,业务发展速度特别是信贷投放程度的变化等等。如何在经营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在货币政策调整的博弈中寻求出路,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作用
关于中小企业的界定,目前我国是按照定量的标准,即根据规模的大小来划分。我国《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指出,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现行的标准如下:(1) 工业 ,中小型企业须符合职工人数2 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 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 000万元以下;(2)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职工人数3 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 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 000万元以下;(3)批发和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 000万元以下;(4) 交通 运输和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职工人数3 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 000万元以下;(5)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 000万元以下。
根据该划分标准,截至2007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 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预计2012年中小企业总数将超过6 000万家。中小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活跃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城镇增加的近8 000万个就业岗位75%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此外,中小企业还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是经济结构优化的推动者。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涌现出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特点
企业融资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在经济日益货币化、信用化和证券化的进程中,外源融资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日益扩大。在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今年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我国中小企业中90%的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数额大约在5 000亿元左右。
二是中小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规模和比例偏小。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不协调,从直接融资的结构看,股票融资规模较大,债券融资比例过低。2007年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是18∶82,这个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
三是中小企业短期融资难度降低,但长期融资严重不足,且萌芽期和成长期中小企业融资难。大多中小企业业务期限短、需求急迫,因此,短期融资需求较多。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期限较长的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但大部分金融机构现有的信贷政策仅对这些企业开放短期信贷业务。
四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点多、面广、单笔金额小、单位经营成本高。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域和行业分布都比较分散,融资需求各异,单个企业经营规模小,单笔融资金额不大。银行若以传统经营模式提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必将导致较高的单位经营成本,这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三、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国家一直利用货币政策的不断调整来调控宏观经济,而货币政策的调整又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由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分析这些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来源
货币政策调整常表现为贷款利率的变动,由于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方式依赖于银行,因此贷款利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市场对通胀预期以及存贷款基准利率等系列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变动,在整个资金市场上发挥着强烈的信号传导作用,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和成本。近期在美国次贷次债危机的背景下,为了保持我国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央行四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涨的趋势。但由于全球性经济衰退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引起资金极度缺乏,综合考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依然较高。
(二)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来源
银行借款、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和办理一些票据业务,都需要银行有大量的可支配信贷资金作为保证,人民银行变动存款准备金率,也会影响银行的放贷能力,从而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来源。近年来,货币政策从紧导致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减少,央行还通过减少商业银行现有超额准备金的数量,达到控制其信用创造能力的目的。此外,还加大了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力度,同时,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这进一步深度冻结了银行体系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构成警示作用。货币政策的调整使商业银行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趋缓。随着宏观调控力度加大, 商业银行出于调整贷款总量和结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办理票据业务大幅减少。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利用票据融资这种期限短、周转快的资金融通方式的难度加大了。此外,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企业、项目融资都将受到严格的限制。如人民银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提示其关注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对于在银企关系中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来说, 获取银行信贷难度增加。据银监会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 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贷款比率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
四、多途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坚冰
虽然近期出台的"双率下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些年来货币政策从紧给中小 企业 带来的融资困境,但资金问题永远是困扰企业 发展 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何探寻有效途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显得愈发重要。
(一)中小企业方面
1.建立健全 现代 企业制度, 努力提高信贷融资效率,国有中小企业可以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 走改制重组道路。同时完善自身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 会计 法规和商业银行要求,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制度。
2.要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制定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快资金回笼与周转,提高企业资金管理利用水平。
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如寻求民间融资、国际贸易融资等等,多渠道合理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此外,还应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扩大资金来源。
(二) 金融 机构方面
1.各金融机构应创建全新的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经营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必须结合中小企业特点,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对融资期限、还款方式、担保条件等要素进行改造,不断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2.各金融机构要完善利率风险定价机制,着力提高小企业授信风险定价能力,根据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对不同小企业或不同授信实行差别定价,并随风险变化及时调整。
3.各金融机构应通过加强与当地各部门的联系,动态了解小企业的信用和经营状况,有效识别和控制小企业信贷风险。
(三)政府方面
1.完善证券市场,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股票市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鼓励中小企业发行债券。
2.各级地方政府应进一步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理清当地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向的洼地效应。同时,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合作的平台,推荐好企业、好项目,促进金融与 经济 的协调发展。
3.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发展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鼓励建立由政府(财政)、企业、社团等出资的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积极引导各类担保机构向县域延伸机构并发展业务。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