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税收保障初探
【摘 要】税收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税收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现实意义,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税收保障对策。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税收 保障
一、税收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第一,税收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必须保证国家有充足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设施的财力。而不同的税收政策的实施影响税收收入和政府财力的充裕度。因此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采取合适的税收政策,培植国家税源、地方税源、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或增加税收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税收能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产业和谐升级
目前,我国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各地区 发展不平衡,我国为了能实现产业和谐升级,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而在市场 经济 中,资源的配置依赖税收政策的杠杆作用。比如可以对特定地区、特定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则可以降低该地区、该产业部门内 企业 的生产成本,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提高资本回报率,提高企业的积累能力和发展后劲,从而导致资本、高素质劳动力和信息技术等相关资源的流入,资本投入规模的扩大,则使该地区生产规模扩大,提供的劳动岗位增加,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税收政策通过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中西部由于 历史 条件、技术基础、 教育 水平等原因使得该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因而经济上仍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改变现状,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则应加大教育、科技研发投入。而 科学 的税收政策下的合理的税负能营造出的良好投资环境,一方面能带来充足的资本,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从而引导技术进步,增强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对国外资本的引进,也可直接带来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税收保障对策
1.完善现有税种,增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
一是改革增值税。对关键性的、节能效益异常显著且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在一定期限内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对个别节能效果非常明显的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措施。对境外捐赠人无偿捐赠的直接用于节能产品生产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对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企业进行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从公平的角度允许这部分企业在取得废旧轮胎时按一定比例抵扣进项税。
二是调整消费税。一是将高能耗产品、资源消耗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二是适当调整消费税优惠政策。比照对达到低污染排放值的小轿车、越野车消费税的政策,对符合一定节能标准的节能产品,允许按照一定比例享受消费税减征的优惠。三是加大消费税的环境保护功能。通过对污染环境的消费行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和消费税的方式,提高其生产成本,通过价格信号限制破坏生态环境的消费,鼓励健康性的消费和保护资源环境的绿色消费。
三是完善所得税。对生产和制造节能设备和产品的 企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可从以地方给予倾斜加大对节能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比例,建立研发专项基金,用于以后企业节能设备、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对生产节能产品的专用设备,可以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折旧;对购置生产节能产品的设备,可以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优惠政策。
四是增强资源税。一是扩大征收范围。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将那些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列入征收范围,如土地、森林、滩涂、淡水等 自然 资源。二是调整计税依据。由现行的以销售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调整为以产量为计税依据,并适当提高单位计税税额,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征以重税,以此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三是将现行其他资源性的税种如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并入资源税,并将各类资源性收费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水资源费、渔业资源费等也并入资源税。四是制定必要的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税真成为发挥环境保护功能的税种。
五是优惠其他税。可选择其他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对符合一定标准的节能生产企业,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方面可给予一定的减税或免税优惠。二是对从事节能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三是调整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政策。对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车辆,可按适当比例给予减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改革车船使用税计税标准,对不同能耗水平的车船规定不同的征税额度,实行差别征收。
2.开征新税种,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设 经济 条件
一是开征燃油税。开征燃油税,就是取代长期以来实行的公路养路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以及地方用于公路、城市道路维护和建设方而的部分收费。对不同能耗的燃油或燃气,规定不同的税额予以征收。
二是开征环境保护税。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 工业 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噪声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起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环境保护税的税率设计上,应根据污染物的特点实行差别税率。
三是开征社会保障税。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 是保持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而社会保障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因此,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关键内容。
3.建立"绿色关税"体系,确保"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早日实现
绿色关税包括出口税和进口税。出口税主要的对象是国内资源(原材料、初级产品及半成品)。进口税是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进国,甚至对其进行贸易制裁,以强制出口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规定的义务。
建立绿色关税的目的,可以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资源;改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出国结构,鼓励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国;提高进口的质量,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国;建立对外贸易的"绿色壁垒",增加环境保护资金。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