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基于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所有制改革
摘 要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在财政压力周期变动基础之上的 分析 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核心是对 经济 增长方式的探讨。改革之初,迫于财政压力,选择资本推动型的增长模式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益并缓解除了失业。 目前 ,资本链条开始断裂,该模式已难以维持,财政压力凸 现,失业现象加剧。所有制的改革不能根本解决失业 问题 ,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同时注重劳动替代资本。劳动力的质量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路径,也界定了失业问题解决的通道。政府需要在经济增长和失业的均衡中定位自身的角色。适当调整增长模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劳动力的收益率、对不同所有制主体施以国民待遇,是可行的选择。
关键词 财政压力 失业 产业结构调整 所有制
引 言
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商品、劳动力与货币市场的均衡决定了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是产品市场、货币市场不均衡的结果。要素自由流动的结果必然使得一个市场的不均衡与另一个市场的不均衡并存。因此,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供大于需求的结果,在工资粘性的约束下,失业成为一种常态。这是以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得出的结论,并且是建立在一元经济的基础上的,并不适合市场化改革的经济现实。
作为上述模型的检验,许多学者是用借助于东欧转型国家改革的事实来完成的。以ab模型为代表的研究失业与所有制改革问题的理论主要研究的是激进的经济转轨。如果要将这些理论应用 于 中国 渐进的转轨经济,则至少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更不要说,中国的转的"轨"是否就是东欧国家转的"轨"了。①
中国的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变革时期独有的问题。从明朝中叶开始,中国一直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何柄棣2000)。这种压力过去曾经表现为人地矛盾,现在则表现为一种劳动力与资本、技术的冲突。国家间的竞争,使得中国选择了一种注重效率的赶超战略。政府在产业政策的推行中,更多的是试图用资本和技术 来替代劳动力,在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不变的目标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会加剧劳动力的分化并加剧失业。在以资本推动为主的经济增长中,政府面临"奥肯定律"不能实现的困境。依赖非国有经济吸纳大部分新增劳动力以保持稳定的模式难以为继。 历史 的经验表明,失业问题的解决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一、经济模型
本文所用的是一个修正了的ab模型。修正的理由如下:
其二,该模型只假定市场规模一定,没有考虑到非国有 企业 在扩大市场方面的作用,也没有考虑新增劳动力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其四,ab模型肯定了政府在强制性变迁中的作用,考虑了征税和通货膨胀对失业补贴的影响,但忽视了通货紧缩对政府财力的影响。在激进型转轨中,强势利益集团运用通货膨胀来促进不同利益集团的收入分化可以加快产权私有化的速度。在通货紧缩的背景下,这一进程会减缓。除了运用税收与通货膨胀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手段来保证失业补贴。通货紧缩会降低政府提供失业补贴的能力,这是需要加以特别说明的。
其六,ab模型假定在激进的转轨中,国有经济规模趋向于收敛,其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再增加。中国在增量改革中,特别是依托于股份制改造,国有经济的规模在扩张而不是收敛大,即使是收敛也是动态的相对收敛。
(二)基本模型
我们假定,此时刻劳动力人数为1。(劳动力由两部分构成,非农部门存在着公有部门劳动力的退出和私有部门的接纳;由于存在着进入壁垒, 农村 中的剩余劳动力除少部分进入私有部门(此次将乡镇企业界定为民营企业)外,大部分仍然附着在土地上。)表示t时刻私有部门的劳动力人数,表示t 时刻国有部门的工人人数,这二者组成了非农的就业量,相应的失业人数用。农村的就业人口为表示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个社会的失业率为。
影响私有部门劳动力增加的速率为, a为比例系数,w为t时刻私有部门的净工资率,z是为支付失业津贴在t时刻对工资征收的税款。渐进改革中,私有部门已经具备打包接纳国有部门的人员和资产的能力。资本的剩余使得这种购买对私营企业劳动力的增加起到了加速作用,用表示。相应地,政府不会得到剩余的国有变卖资产收益。私营部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市场决定的。资本和技术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吸纳。这种减少的程度用表示。
政府的预算约束为: b表示失业的补贴额。
在所有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面临短期失业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矛盾。给定政府经济增长最大化(财政收入最大化)的行为目标。我们可以将产出净现值的最大化作为决策的标准。
最后有:,
分别解方程 当 , 则 或者,当 或,则。
1、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所有制改革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单独地考察得不出来合适的结论。
2、在经济产出最大化和最佳失业率之间具有一个对应关系。所有制改革太快、太慢都对失业和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由可以知道,经济增长的最基本要求是。意味着私营经济被国有经济接纳,增加意味着私营经济对国有经济退出的接纳。前一过程是政府制度安排的结果,后一过程是由私有部门的资本剩余决定的。在渐进性的改革中,体制的复归可能造成国有经济对私有经济的接纳。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制改革的速度直接决定了失业率的高低。如果低于 ,较低的失业会对工资形成向上的压力,降低了劳动需求和产出。如果高于 ,政府失业津贴的财政负担提高了总工资成本,对劳动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失业津贴的增加需要私营企业税收的增加,企业活力能力的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3、短期内,产业结构调整会加大失业和最优产出之间的矛盾。,产出为0,因此,。越大,失业越多。这是因为在劳动力供给无弹性,并且人力资本普遍不高的条件下,资本和技术代替了低级的劳动。根据ak经济增长模型,产出会增加,失业会增加。
4、作为强制性变迁的推动者,政府财政的压力,直接决定了所有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失业津贴作为公共产品,是需要政府提供的。如果,则可以证明对于任意的,那么所有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就可以一步到位了 ④。现实的约束是。在私营经济的税收提供充足的财政资金之前,政府控制国有部门保证财政收入也是无奈之举。这也部分地诠释了的经济学含义。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