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教育财政政策的发展和价值取向
摘要:教育作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起着根本的保障作用。教育政策应当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对建国后的教育政策发展做以简单分析,并分析其价值取向,在效率和公平方面,公平日益重要。
关键词:政策 教育 公平
一、教育财政政策的含义
1.意义
教育财政是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他相关教育资源的管理,包括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它教育资源的筹措、分配及使用的监督等。它是国家财政的一部分,是由一般财政分化出来的具体化结果,是国家发展到现代教育成为其重要职能时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财政分配形式。其目的是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果,增进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
2.本质
现代教育财政实质上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推进本国本地区各级政府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首先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为满足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需要,并运用政治权力进行的特殊的分配活动,国家财政的一个专门范畴。其次,教育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的剩余产品,主要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再者,教育财政支出反映国家对已占有的这部分社会产品的支配和使用。
二、我国教育财政的发展
在对教育财政的问题方面,国家的政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改革开放前的国家教育财政,时间是1949年至1979年
为了改革战争中财政工作分散的局面,我国建立起来"高度集中、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从1949年到1979年间,长达30年。财政支出最低11.03亿元,最高93.16亿元,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缓慢,30年间仅增长24.8倍。增长幅度较小,个别年有下降的时候。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经费投入有限。教育发展速度有限,
2.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家教育财政,时间从1980年至1993年
1980年到1993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最低114.15亿元,最高754.90亿元。增长了6.6倍,年增长率为15.6%。在这个时期,教育经费是处于每年都增长的时期,但是通货膨胀的现象也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抛去通货膨胀,教育经费与国际比较,还是有限的。
3.新时期我国的教育财政体制,时间从1993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方针。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十四大"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水平,这是实现我没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这是我国第一次把教育优先的战略地位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良好的财政政策是保障教育先行的必要前提。所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也是年年递增的,虽说缓慢,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是不变的。
三、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1.财政政策要满足三方的利益
财政政策属于公共政策。教育财政政策是教育政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财政政策既是一种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也是有关教育权利和利益的具体体现。在教育财政政策决定者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兼顾政府、教育组织和教育个人三者的利益。尤其是在民主、平等的今天,教育财政政策不能为了满足一方的利益而损失了其余一方甚至两方的利益。各个群体能够公平的享有资源,所以在此投入的财政不能过少,投入太少不起作用。而投入过多可能导致分配不均或资源浪费。
2.公平更加重要
教育公平是"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在关于公平与效率的方面。最早的观点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此之下,促进了我国教育的部分发展,但是其弊端也日益浮现。包括入学机会不公平,东西部差距,男女童的差距,以钱择校,流动子女的问题等。造成了入学机会的不公平。其次,教学条件和过程的不公平。包括农村与城市,重点与非重点,教学设施上等的不公平,影响到了教学条件和过程。最后,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包括高考时地方的差异,高等教育的收费状况影响了学生报考的积极性等问题。所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问题已经需要有所改变。
3.效率是实现公平的一种手段
公平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准公共物品,所以教育是具有公益性质的。但是教育又不是纯公共物品,所以同时要兼顾效率。为了更好的保证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落实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我们也应该注意短期发展和长期的发展相结合。物力与人力的有效结合。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方面。教育的发展应该优先于其他的发展,相信祖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