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财政税收论文:试谈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来源: 2017-09-09 22:37

  摘要:本文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出发,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源头--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从中归纳出先秦之世,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已初步形成,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可以更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服务。 
  关键词:先秦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保障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社会对其成员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物质帮助或服务,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综合性事业,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医疗保障等组成。它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稳定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安全网"和"减震器"的功能。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已建立了水平各异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现代社会较之以前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各国在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的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带有共性的规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国(或地区)的社会保障需要借鉴他国的经验,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本国的国情;他国的实践即使是已经被证明了的成功经验,也要接受本国的检验才能确定是否可以借鉴。放眼全球,在经济、社会日趋走向国际化的今天,社会保障却仍是一种无法国际化的事业。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有各的做法,同为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同西欧、北欧国家之间在社会保障上差异很大;同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在社会保障上亦各有千秋。即便是正在走向一体化的欧盟,其成员国在社会保障上的差异仍很大。凡此种种,充分说明当代世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模式可供参考,各国建立社会保障的首要立足点还是本国的国情。 
  中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越来越融入国际社会,和国际接轨,而在社会保障领域,如上所述,还是应当以中国的国情为基本出发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此,必需重视对国情的研究,把国情作为社会保障建设的基础。 
  关于中国国情的研究,主要应围绕社会制度、人口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等来进行。目前的研究在社会制度、人口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民族文化等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而在历史传统的研究上则远远不够。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当代研究社会保障的学者们追根溯源时,往往言必称西方,忽视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的研究;二是前辈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荒政"。勿庸置疑,"荒政"在古代社会保障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荒政"不等同于社会保障,古代社会保障领域还有"荒政"以外的其他丰富内容需要发掘整理。本文拟对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的初步形成--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做一简要论述。 
   
  二、先秦时期对社会保障必要性的认识 
   
  1 维护统治的需要 
  国家建立以后,统治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内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外要图存争胜,而民心向背则是政权兴亡、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是给人民以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实行社会保障以争取民心是安内攘外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先秦时期的王朝兴废显示:凡是重视社会保障的则国家兴;忽视社会保障的则政权亡。这给了统治者以强烈的警示。 
  周文王时,采取惠民、保民之策,"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尚书·无逸》),得到民众拥护。周朝建立后,周公曾提出,欲"万年为王",须"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既然要"保民",则社会保障当为题中应有之义。进入春秋、战国以后,周室衰微,群雄并起,弱肉强食。有为的统治者纷纷改革内外政策,争取人心,实行社会保障就是其中重要的举措。齐国能成春秋首霸,与管仲施行"致民"、"安邦"的社会保障措施有密切关系。楚庄王即位后改革内政,实行"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左传·宣公十二年》),并告诫臣下:"元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左传·成公元年》)庄王能称霸,社会保障当功不可没。岂止桓公、庄王,当时取得霸业的国家无不如此,在此不一一赘述。 
  凡此种种,充分说明了先秦时期有作为的统治者们已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并把它作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 
   
  2 教化治乱的需要 
  《管子·牧民》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社会保障是教化治乱的关键,人们只有解决了基本生活需要,衣食有着落,才会人心思安,人心向善,才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当然也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治乱循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先秦的人们对此已有深刻认识。墨子说:"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墨子·七患》)孟子说:"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类似的说法在先秦时还有很多。 
   
  3 体恤民生的需要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政见歧出,但有识之士对"民生之多艰"大都有深刻认识,同情民众疾苦,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体恤民生。当时很多思想家都有自己的仁政蓝图,既然是仁政,其中必有社会保障。孔子的仁政理想是"大同社会",大同社会里的社会保障应当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王制》)。孟子认为仁政的最高境界是井田制,在井田制里,孟子的社会保障理想发挥到很高的水平,所谓"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其他的思想家们也提出了很多关于社会报保障的设想。在先秦的社会发展水平下,这些往往都流之于空想,无实现之可能。 
   
  三、先秦时期对实行社会保障的政策主张 
   
  关于如何实行社会保障,先秦时期的人们提出了丰富的政策主张,这些政策主张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保障实践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一直为后世继承和发扬,很多政策主张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亦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现分别论述如下: 
   
  1 积储防饥的政策主张--社会保险的原始形式 
  积储防饥就是建立粮食储藏以备凶荒并赈济贫民。它是社会保险的原始形式,属积极的风险防范政策,一直为后世所重视,迄今仍对社会保障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渐渐认识到消极应付不能拯救自己于水旱灾荒,只有先行储备才能防患于未然。《逸周书·文传》中说:"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墨子·七患》说:"故备者,国之重也。"并引用《周书》的积储思想:"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2 社会救助的政策主张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原因,总会有一部分成员面临生存危机,如何 给这一部分成员以救助,使他们能够生存下去,度过危机,是一直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难题,解决得不好,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危及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中国在先秦时就产生了丰富的社会救助的政策主张,具体如下: 
  (1)赈济 
  赈济是指用实物或货币救济生活极端困难、难以生存的人们,以保障其最低生存需要的一种措施。《吕氏春秋》中有"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通"赈",下同)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的记载。先秦时的赈济可大致分以下几类: 
  实物赈济:当时的实物赈济主要是赈粮食。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百姓平时就很难吃饱,遇到灾荒年,农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人们生计无着,若无接济,则大量人口死亡在所难免,而且也极易诱发饥民暴动,影响社会秩序,所以赈粮也就势在必行。《周礼》十二荒政之首即为"散利","散利"主要就是赈济粮食。那些不顾人民死活,不愿赈济的统治者为时人所垢病。如孟子曾讥评邹国国君说:"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亡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孟子·梁惠王》)《管子》提出国君要把"振困"作为九项惠政之一:"所谓振困者,岁凶,庸(佣)人訾厉(疾病),多死丧……散仓粟以食之。"(《管子·入国》) 
  货币赈济:据说早在夏朝就有发货币救灾的做法:《国语·周语》记载单穆公之言说:"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相传禹以历山之铜铸币赎民,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赎民,这些说法都反应了当通过发行货币赈济灾民的思想。 
  工赈:赈济到后来由原来的赈粮、赈款进一步发展出工赈。据《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露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报酬),远其兆(祀神处),徐其日,而不趋(促)。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悦)乎游,民足乎食。"此为历史上最早的以工代赈的记载,《康济录》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上无逆鳞之恐,下有拯溺之恩,以智行仁,即工寓赈,上下堕其仁术而不知。"(《管子·乘马数》)也有在灾荒之年,通过增加消费而给灾民提供工作机会的工赈主张。 
  (2)调粟 
  调粟主要分三部分:移民就食或移食就民、平粜或平籴和告籴。 
  移民就食或移食就民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对丰歉不同的地域问进行粮食的调拨或移民,使灾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此种主张渊源甚远,《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有"大荒大札(瘟疫),则令邦国移民通财"的规定;在《周礼·地官》关于廪人的职责中也有"若食不到人二黼(先秦时的计量单位),则令邦移民就谷"的记载。在《孟子·梁惠王上》则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平粜思想最早为春秋时的计然所倡导。计然指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则农末具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史记·货殖列传》)为了防止病农、病末情况的发生,计然主张实行平粜政策。由国家买卖粮食,在荒年粮价过高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粮食,丰年粮价过低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将粮价的波动维持在每石三十至八十钱的幅度内。他认为这样就能"农末具利"。 
  平籴思想始自李悝。李悝的平籴同计然的平粜说的是一回事,从买的一面说是籴,从卖的一面说是粜。李悝指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汉书·食货志上》)他将年成分为熟、中熟、小熟、大饥、中饥和小饥,分别不同的年成收购不同数量的粮食,做到"使民适足,贾平则止"。遇到荒年就粜出粮食。小饥年份粜出小熟年份收购的粮食,中饥年份粜出中熟年份收购的粮食,大饥年份粜出大熟年份收购的粮食。李悝认为实行这一"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平籴政策,"虽遇饥馑水旱",也能做到"籴不贵而民不散"。 
  自从计然和李悝提出平粜和平籴主张以后,中国历代政府都把平籴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措施。 
  告籴,就是在遇到大的灾荒本国难以应付时,请求国际援助。据《国语·鲁语上》记载:公元前666年,鲁国饥荒,臧文仲对庄公说,"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要庄公请求国际援助,并认为这是国际惯例。 
  (3)赈贷 
  赈贷是指政府对贫困无告,或灾后幸存下来,且无力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人们,给予借贷,以资扶助。赈贷政策较早见于《周礼·地官-旅师》:"掌聚野之锄粟、屋粟、闲粟(征各种税粮)而用之。以质剂(借券)致民,平颁其兴积,施其惠,散其利而均其政令。"这种方法是直接贷粟给人民,秋后偿还。《周礼》还有应急借贷政策,即政府在人民急于用钱时,借钱给人民,以避免高利贷的盘剥。自此以后,赈贷救济不断为史书所提及,如《左传·襄公九年》记载,公元前564年,司马魏绛向晋悼公建议"输积聚以贷",把国库的积蓄都拿出来借贷,并要求所有贵族凡有积蓄的也参与借贷。《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公元前544年,宋国发生饥荒,司城子罕建议宋平公"出公粟以贷",并命令都参加借贷,做到了"宋无饥人"。这样的记载先秦史书上还有很多。 
   
  3 社会福利的政策主张 
  先秦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非常丰富,影响也极为深远,其中尤以《周礼》和《管子》的记述最丰富。 
  (1)《周礼》的社会福利 
  《周礼》系统论述了社会福利:有专人负责,总负责为大司徒,邦国为司徒。《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日慈幼,二日养老,三日振穷……五日宽疾,六日安富"。"慈幼"就是对婴幼儿和儿童予以照顾,"养老"就是给予老年人特殊照顾以及赡养无依无靠的老人,"振穷"也就是救助鳏寡孤独,"宽疾"则指宽免残疾人的师役。政府养育鳏寡孤独的经费规定有固定的来源,如《地官·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地官·司门》:"凡财物犯禁者举之,以其财养死政之老与其孤"。"安富"就是保护富人的应有的生存条件,体现了社会福利的普遍性和无差别性。《周礼》还规定有医疗卫生方面的福利举措,如《春官·男巫》:"春招弭(安),以除疾病"。《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以香薰草沐浴)",《春官·小祝》:"掌小祭祀…"以祈福祥……弥灾兵,远罪疾。"对患病的国人有专人负责治疗,如《天官·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天官·疡医》:"凡有疡者,受其药焉。"《周礼》还规定有专门的人员帮助解决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如《地官·媒氏》:"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