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素探析
摘 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面临的压力更大,问题更多,挑战更强,其原因,既有高职院校思想认识的偏颇,又有现代信息网络化的负面干扰,更有高职院校自身结构性矛盾和培养目标定位之迷茫,如何保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在端正认识,正本清源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多管齐下,实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因素 探析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十分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等文件的颁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政治环境。但在实践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政策定位的影响
政策是行动的指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政策定位应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可充分发展的空间,但是综观我国现有高职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可以发现,截止目前为止,我国有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着语言和内容并不完全一致的表述,如1996年5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第4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政策定位不能与《职教法》的规定保持一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地位将会被削弱,甚至为排斥或排挤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因此,在有关文件中应清晰、明确的表述高职人才所必须达到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要求。
二、高职院校管理层思想认识的影响
受传统教育目的观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高职院校往往片面强调《计划》和《决定》要求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性、实用性人才,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和人文素质教育,其主要表现就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全部围绕市场和职业转动;国家规定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务实"、"实用"的包装下被公开地、赤裸裸地予以削减或以各种形式变相削减;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获得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行"差别"待遇(如教学工作量要求比专业课教师高,教师被安排在非工作时间授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律实行合班教学,一两百人甚至三、五百人一起上课。如果不尽快扭转高职教育的这种功利价值追求以回归到高等教育的真正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将会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全面、长远、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这就涉及到高职教育的一个本质命题,即高职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是面向经济建设或社会服务第一线的专门应用人才还是和谐社会的和谐个体也即"人的发展"?,前者只是一种现象和形式,而后者才是实质和内容。
勿庸讳言,高职教育的定位是"职业"教育,但这种职业教育已经姓"高"而属于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高等"教育才是高职教育的"目的",而"职业"教育只不过是高职教育的"航线"而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颁布不久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也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换言之,高职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其教学体系的开发应当在注重职业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将"育人"放在至少与"育才"同等的地位,从而兼顾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否则,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就没有任何质的区别。
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等德育教育也是由高职学生的现状所决定的。我国实行的是淘汰式的招生录取制度,高职学生入校时相较于其他类型学生实际上并无明显的优势和强势,其优势和强势必须依靠2至3年的高职教育来打造。高职学生毕业时,其所拥有的"资本"和"能量"就在于:立足一线、扎根基层而不好高骛远的求职理念;兢兢业业、点滴积累而不急于求成的事业发展观;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而不张扬浮夸的工作态度;吃苦在前、乐于奉献而不斤斤计较的处事风格;主动合作、善于沟通而不清高自傲的为人风范;虚心好学、刻苦努力而不固步自封的人生进取精神。这些因素才是用人单位之所以青睐高职学生而不选择理论知识更精深、智商更高、适应能力更强、动手能力也并不逊色的本科学生的真正原因。本科学生往往因眼高手低、提要求、讲条件、进得来、留不住而使用人单位既爱又怕。因此,对高职学生的培养,应扬长避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与法纪等如何做人的教育,首先学会做人,其次学会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其就业软竞争力,以适应多元化社会对人才软实力的重视与需求。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