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教材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我通过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发现,"生活化"的理念与实际教学,理论的教授与实际生活的实践,以及教材生活化题材与学情三个方面都存在着些许问题。我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教材知识内容的生活化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
如讲到市场秩序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竞争类似于体育竞赛,离不开竞赛规则。
问题一:在市场竞争中,谁是运动员?谁是裁判员?如果有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会导致什么后果?
问题二:如果没有"游戏规则",对市场经济会带来哪些影响?
问题三:试剖析几种不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现象。
这一节内容本来就很抽象,材料就是个比喻句,而问题一大堆,这些问题与高中学生们的生活又是比较远的,这样一来这个问题的设置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2.教材生活化与学科体系存在冲突
新教材在编制的理念上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但是同时新教材在逻辑性上大打折扣,知识零散,条理性不够。而且部分教材在对原有教材知识的取舍上采用的是简单压缩方法,即将过去一个学年的学习内容压缩在一个学期(一个模块)之中;很多理论观点只给出结论,不进行分析。
3."生活化"的教材理念与实际教学的矛盾
教材"生活化"的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教材中,更应落实在教学过程当中。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二者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新课改以来,教材的"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新课改理念逐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生活化素材也更多地进入了课堂。
二、具体建议
1.加强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赋予时代特色
在我们追求教材"生活化"便于让学生理解的理念指导下,强调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将兴趣原则提到一定的高度。但是,教材的编制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也不应渴望"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不断地根据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相关的变动。同时,《经济生活》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较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时代特色浓厚,堪称"日新月异"也绝不为过,教材中的观点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连,但教材从出版到修改再版有一个周期,教材设置的一些生活情景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2.有效协调教材的"理论逻辑"与"生活主题"
理论逻辑和生活主题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就在于学科知识。政治教材在走出以往教材繁、难、偏、旧怪圈的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的逻辑联系。教材应针对知识内容在整体结构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条理清晰。具体的知识点也应如此。学生通过对这些生活材料的思考探究而获得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践行完善教材的生活化
教材生活化的理念依托于"生活化"的教材呈现,而教材的编制终将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完善。由此,要强化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根据教材的知识构架、教学目标联系地方特色与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