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关于我国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问题分析
一、弱势群体的涵义
弱势群体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存状况等非生理特征来界定,是社会中一些生活贫困、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有关学者将我国目前的弱势群体分为两类,即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主要由生理方面的原因(年老、残疾、体弱多病等)造成的,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等,后者主要是社会原因造成的,主要包括贫困的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目前我国弱势群体规模庞大,如果将城乡贫困人口、失业和下岗人员、残疾人、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加总,然后再扣除重叠部分(如贫困人口中有失业、下岗和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和非弱势人口(如下岗和失业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中间的自强自立者),我们可以大致计算目前中国弱势群体规模在1.4-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l%-14%。i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有贫困的农民、城市农民工、城市贫困人口。等组成。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很多人居住在"城中村",如郑州市的陈寨,庙李等,这些群体被称为"蚁族",也应该划入弱势群体范畴。
二、政治参与的涵义
政治参与,是当代民主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它由政治参与开始逐步向行政管理等社会各领域渗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美国学者亨廷顿在《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二书中将政治参与定义为"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ii国内学者王浦劬在《政治学基础》中指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力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iii
政治参与对社会稳定具有双向作用。第一,过度扩张的政治参与如果超过现有政治体系的吸纳能力,就会影响社会稳定。第二,某些形式的政治参与,如一些抵制性的政治参与,或者利益表达极端要求的政治参与不仅可能阻碍政治体系的有效贯彻,而且直接威胁着国家政治体系的稳定。
三、当前我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当前我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现状
1、政治参与意识增强,但政治效能感低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意识虽然增强,但是其参与政治的次数和频度却较低、动员性政治参与偏多、主动性政治参与较少。集中体现为政治效能感低。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缺乏实效性,这挫伤了他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他们的政治效能感较低。
2、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化,但政治参与影响力低
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方式多种多样,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也有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参与形式、政治协商参与形式、听证和信访参与形式、基层群众自治的参与形式。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指采取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而进行的影响公共政策的政治行为。弱势群体介入政治过程的方式是多样的,但弱势群体由于经济地位,社会影响力等因素,政治参与影响力低。
3、制度性政治参与多样,但非制度性政治参与剧增
弱势群体制度化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当前,我国弱势群体主要通过制度性政治参与的方式介入政治过程发表言论,表达意见从而影响政治决策。但是由于制度化政治参与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弱势群体制度性参与效用行很低。这种情况下,要么默默忍受,要么会采取激进的,暴力的,无序的方式来实现其目的,因此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与日俱增。
(二)当前我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
1、经济地位落后
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从而为其政治参与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生活在贫困中的整天为生计而费尽心思的人是难以顾及政治生活的。弱势群体经济上的不利地位限制了政治参与的程度。弱势群体由于要维持基本的生计问题而无暇顾及政治活动。严重贫困的群众,根本无法获知参与公共事务的足够的信息,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讨论。对于许多穷人来说,最紧迫的问题是解决今天、明天或下周的工作、食品及医疗问题。
2、制度供给缺失
目前,我国虽然己经建立起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如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但是这些制度在实践中的偏颇严重制约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程度。很多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体制只是停留在空泛的原则上,可操作性并不强。由于参与体制的制度化程度偏低,而且缺乏有效的相关配套机制,造成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活动的无规则性。人们很难长期、有效地使用某一参与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长此以往,导致弱势群体对整个政治参与体制信任度的下降,对政治参与产生冷漠感。
3、文化因素
当前中国由于参与型政治文化还尚未完全得到确立,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对国民性格的影响不易转变。另外,西方外来的政治文化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形成一定的冲击,影响弱势群体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从而弱势群体在进行政治参与时往往会发生与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相悖的行为。弱势群体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他们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选择。当前我国市民社会发展还很薄弱,参与型现代政治文化还尚未完全确立,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成分仍极大影响着弱势群体政治参与。 四、促进弱势群体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经济保障
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总是与更高水平的发展相伴随,而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经济条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政治参与的水平和热情,因此,要想解决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必须要努力发展经济,使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政治参与之中去。因此,提高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和物质生活水平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获得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
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努力拓宽弱势群体的就业渠道,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以此提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体系的比重,创造条件让弱势群体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实现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度化
为了提高弱势群体参与政治的程度,需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1)完善政务公开制度。(2)建立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制度。(3)建立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程度与官员政绩考核挂钩的制度。此外,还应该完善具体政治参与制度,确保弱势群体的参政渠道的畅通。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使广大公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得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代表与维护。完善公民信访制度,对信访部门工作人员办事拖拉、瞒报谎报、态度恶劣等行为要进行有力度的责任追究。通过以上措施来保障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制度化。
(三)促进文化建设,提高弱势群体参政素质和参政效率
加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必须推进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建设,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首先,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教育,赋予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加强思想政治与科学文化教育,努力转变政治参与观念,提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意识。其次,改善民众传统思想,树立弱势群体正确的政治参与观。最后,消除社会歧视,创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和谐氛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吹响了文化建设的号角,提高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素质,为弱势群体创造良好、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四)重视和引导网络在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中的影响力量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和网民政治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网络政治参与。尤其是"微博",因为具有易实现、成本小、影响大、互动性强的特点,如今已成为党和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也是普通民众进行社会监督、权益维护和意愿表达的有效途径。
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使网络政治参与能够更加规范化地发展。加强网络立法,规范网络参与秩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拓展政治参与向度,引导公民建立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利用好网络这一新兴媒介,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打造一个良好的桥梁。
五、结束语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多元化社会的利益结构产生不同的社会集团、阶层,他们的诉求、愿望的表达和实现亟待规范、合理的制度参与渠道。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在政治参与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已经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群众性事件的增多、非制度化参与方式的频繁等。加强当前我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既需要加强弱势群体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参与能力,也需要国家、政府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扶持。总之,加强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不同领域来加强建设和完善。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