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政治论文: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

来源: 2018-01-05 21:11

 一、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1、大学毕业生求职心态好高骛远,择业观念功利化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心态浮躁、好高骛远。在求职的区域选择上更倾向于大城市、大企业,对于中西部地区、县向基层区域较为排斥。在求职岗位上更青睐于办公室等行政工作,对于艰苦岗位比较谨慎。在择业观念上日益功利化。在面对选择时,工作的 "含金量"成为重要依据,实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在部分毕业生中流行。如此功利化的择业观、价值观一方面导致大学毕业生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会导致边远地区、基层单位缺乏人才,从而不利于社会经济长远平衡发展。

  2、大学毕业生诚信意识缺失,责任意识不强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诚信意识缺失,出现了"信用危机"。 部分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上弄虚作假、美化自己。甚至出现了伪造荣誉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行为。部分毕业生在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随意毁约,使学校声誉受损,甚至影响其他毕业生就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注重实现个人价值,社会责任意识不强。部分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心态浮躁,眼高手低,缺乏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出现了"草莓"毕业生一族。部分毕业生频繁跳槽,缺乏社会责任感。工作中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缺少艰苦奋斗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3、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较大,抗挫能力较弱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仓促应战,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因心理压力导致的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首先一些毕业生求职目标不明确,致使就业心理和情绪波动较大,产生一些心理偏差。当求职失利时会心灰意冷,屡次失败甚至导致少部分毕业生过于自卑、一阕不振;当求职成功时又会焦躁不安、患得患失、优柔寡断。其次一些毕业生攀比心理较重,对自身发展缺乏理性规划。部分毕业生在就业中盲目攀比,出现心理不平衡情绪,甚至少部分毕业生因攀比心理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再次是部分毕业生依赖心理较重,缺乏主动求职意识。这些毕业生过分的依赖于学校的安排和家长的奔波,不能主动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价值,丧失就业机会。最后,部分毕业生工作后抗挫能力较差,逃避心理较重。部分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实习期间,不能忍受工作压力,抗挫能力较差,一旦工作中出现问题就选择逃避,逃离工作岗位。

  二、如何加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做好就业服务工作。高校及时引导、帮助准毕业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在深入分析自我优势的基础上,帮助毕业生挖掘求职优势,树立就业自信心。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讲解就业技巧和企业选拔人才的具体要求等,帮助毕业生提高求职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高校要大力宣传就业形势,详细解决就业政策。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校园就业专栏等平台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和就业政策。让毕业生树立危机意识,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这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就业指导中要帮助大学毕业生理性分析社会形势和自身优势,帮助他们从现实出发,客观评价自己,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了解人才成长规律,减少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树立将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择业观。引导毕业生从基层做起,长期不懈艰苦奋斗。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毕业生健康的就业心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中,尤其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高校更应该注重毕业生心理健康工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极易产生就业、学习、感情困惑及人际关系障碍等心理问题。高校可通过就业指导课、心理咨询中心等平台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毕业生塑造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树立自信、竞争意识,以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就业。

  4、以情动人,强化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教育

  常言道: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以人为本,以情动人。强化情感教育是开展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密切关注毕业生在就业、生活和情感等各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高校要疏通辅导员、班主任同毕业生沟通渠道,加强师生间的联系和交流。在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树立服务意识,通过给毕业生提供周到的就业服务,解决毕业生在就业离校前的后顾之忧,为毕业生顺利、安全离校提供保障。

  5、关爱特殊毕业生,解决"双困"毕业生就业难题

  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高校要及时了解"双困"、特困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尤其对于就业能力极弱,就业困难的毕业生,高校老师可以通过就业帮助渠道,安排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岗位,在实践中锻炼其就业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做好特殊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做好毕业生安全稳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