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浅析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当前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基本情况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并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以及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因此,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微信的的用户就达到了3亿,据网络数据显示,目前微信的用户已经达到4.5亿,大学生作为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群体更是使用微信的中坚力量,微信使得社交网络越见繁荣,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交流沟通方式和社交的模式。
据有效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到的大学生群体中有97%的学生使用智能手机,93%的大学生使用微信,并且在使用微信的大学生中有84%是每天5小时及以上在线的,还有15%的大学生表示全天在线。使用功能方面,大学生最常使用的功能是文字和语音聊天,占被调查者的92.3%,其次是LBS功能(即: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等)占64%,再次是朋友圈和群聊,分别占58%和41%。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微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之一,微信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资源获取、信息互通、娱乐休闲等方面已经产生了巨大以及不可磨灭的影响,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如何利用好微信这把双刃剑,如何有效应用微信这一思政工作的方式和工具,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们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二、微信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面作用
(一)微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 微信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扩展了师生交流的平台。大学生的思想是由其生活所决定和影响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唯有走进大学生的生活,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疏导。微信日渐成为大学的生活方式之一,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主要媒介,也成为他们向外展示自我的最佳平台,因此微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走入大学生生活成为可能,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多元有效的沟通平台,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和学生以同辈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让教育方式更多的考虑学生的接受性,同时思政工作者也可以通过朋友圈发布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易被学生接受的内容,主动进行。
2. 微信能够满足青年人个性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衣食住行、安全、爱与被爱、 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青年人正好处于思想成型和活跃时期,几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大学生身上都有集中的体现,他们希望能够独立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而微信作为新兴多元的社交工具,突破了时空限制,拉近了相互之间沟通的距离,更多的满足了青年人社会交往、思想交流、主动参与的需求,激发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微信交流与共享的基础上,主动实践和探索,能够实际解决问题和提高动手和思考的能力。
3.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创新了大学生的管理模式。由于微信突破了常规的聊天模式,实现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信息在通讯工具上迅速的交流,信息传递更加人性化,贴近生活;朋友圈的设置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学习生活的点滴,了解并发布相关资讯、关注朋友动态与朋友互动;大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微信平台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和见解,实现师生的充分交流和互动,这就大大的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另外大学的班级不同于初高中的班级,囿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其管理更加松散、自由,但微信在大学生人群中的使用率是很高的,可以借助微信这一免费便捷的手机媒体资源,创建新的大学班级管理平台,打破传统班级管
理所受到的时间、空间的约束,从而优化班级思想作风建设和班委建设,增进班级凝聚力,建设身心健康、乐学上进、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提高大学班级管理效率,实现人本化,个性化教育管理。
(二)微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 微信对于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存在威胁。由于微信具备"寻找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多种交友功能,加之大学生寻求交往和虚拟生活的需求,微信成为大学生最受欢迎的"交友利器",社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些功能搭讪、定位,从而对大学生实施犯罪,轻到报复、骗取财物,重至抢劫、强奸,微信犯罪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类型,对于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也给该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考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犯罪主体逐渐由社会人士变成了高校大学生,大学生已经开始从被害人转化为犯罪人,恶性影响可见一斑。
2. 微信对于大学生思想形成、行为导向具有挑战性。微信具备朋友圈、公众平台等信息发布和共享的功能,在给大学提供发表独立观点、进行思想交流、资源共享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微信交友是一种虚拟、随意的状态,在思想、心理养成正处于活跃期的大学生来说,这种潮流的引领对于他们的心理机制、思想形成和道德认知等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没有良好的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认知都会受到误导。
3. 微信对于思政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挑战和要求。"媒介素养即是对于手机媒体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对手机媒体信息的判断和质疑能力、参与和使用手机媒体能力、对手机媒体技术的创造和传播能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他们对使用手机媒介意识淡薄,并且实际使用的能力差;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待提高。大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机会少,在了解社会、进行人际交往、学习课外知识以及娱乐等方面对手机媒介的依赖程度较高。在纷繁复杂的手机网络环境中,不经过理性分析,大学生很容易被误导,造成思想、行为上的才错误。 三、微信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策略
(一)从大学生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正确、合理、适度的使用微信
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并积极的进行自我教育,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在不影响生活学习的情况下,理性使用,并自觉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遵守显示中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通过日常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对手机媒体常用的手段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指导大学正确理解、选择性地相拥大众传播资源,并提高大学生的批评能力和不良信息辨认能力,使其能够科学地利用手机媒体为自己的生活、学习、社会实践来服务;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大学生微信犯罪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学自身法律意识,避免大学生产生认知偏差。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入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适应微信环境的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这支队伍既要有较高的政治教育理论水平,又要掌握微信并熟练进行操作,既要有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又要具有被一定的新科学技术应用意识和微信手机媒体载体的创新应用能力;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束缚,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在强化教育者地位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积极性、独立性,合理引导大学生成为微信使用中的中心,满足大学生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专业理论素养和媒介技术素质,自觉掌握微信的特点和使用技巧,使自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着,又称为微信信息的收集者、发布者和管理者。
(三)让微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微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主要渠道,通过微信朋友圈以及关注的公众平台和分享来认识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与学生心灵距离。让微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网上课堂,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群聊或者一对一的方式,以简便易懂的方式进行信息发布或者组织讨论,在虚拟的手机媒介上,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回复和讨论兴趣。通过微信建立班级群,将现实生活中的班级和网上虚拟的班级实现深度融合,取长补短。微信班级群收发信息简便快捷,并且在平等的话语沟通环境中,会调动班级全体成员在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参与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和争辩,增强每一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心,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开通官方和部门的微信公共账号,架设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工作动态,进行信息公开,树立学校良好形象,而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向校方发表自己的意见,校方通过公共平台及时响应学生对各类问题的诉求,及时回答和解决,促进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