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身份认同问题
梁启超曾说"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费孝通教授指出"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民族意识。[1]70"他们都阐述了民族意识产生和强化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只有在跟其他民族或者族群接触过程中,人们才会意识到自己跟别人的不同,而这种差别意识产生后,为了维护本民族、本群体的权益,他们会更加加强这种心理暗示,希望同一民族意识的群体团结起来共同维护自己的权利,这就是民族意识的产生和激化。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身处环境的影响都会在头脑中产生族群意识,但它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活跃在他的思维活动中。当他以这种身份与他族相处的过程中,这种意识或与之相关的感情才会浮现于他的思维活动当中,并且影响他的心理感情、价值判断和行为决策,并且开始思索怎样去维护这个群体的各种权益。
少数民族学生在未进入高校之前,大多数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周围都是同一民族的群体。进入高校后,少数民族学生发现,其他同学跟自己有诸多不同,"他们"都是来自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风俗习惯的群体。在这个时候,他们就有了一种意识:即自己是什么人,而"他们"是什么人,很容易地把彼此区分开来。
有人曾做过调查,民族院校大学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存在民族差异的时间,比例最高的是在上大学之后,并且之后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成分。一方面是因为和他人接触和交往后,发现彼此之间语言、信仰、生活习惯等差异,而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素质较高,已经开始界定自己的身份并思考自己的未来,当意识到这种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将影响并直接导致不同待遇的时候,民族意识加深。马戎教授曾指出:"一个群体的'族群意识'一旦产生,即会在与他族的交往过程中不断明确和强化本族群的边界,并且努力推动以本族群为单位的集体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行为。"[1]76所以,族群意识(民族)的强化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的。
卡拉(J.Carla)和雷格奈德(J.Reginald)把民族认同界定为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并认为群体的认同包括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归属感四个基本要素[2]。这种认同如上所述,是在与他族的交往过程中随着民族差别增大而逐渐强化的。而国家认同是公民认同一个民族国家的宪政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效忠于民族国家,而民族国家则担负着保护其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的使命。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国族)利益的主体意识。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将自我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愿意挺身而出,在国家文化受到歧视时个人的感情会受到伤害,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自愿地负起责任[3]。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分子,同时,也是他们本民族里的一员。以上两种意识及身份认同其实是有层次的,而且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只要处理得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认同基础上拥护自己的国家,愿意与他族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并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一种良好的认同模式。而如何培养这种良性的认同意识?
二、高校应在国民意识上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对学生国民意识的教育,也就是让学生能够认同于自己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积极主动融入主流文化,构建我是"某国人"的身份认同,并且以这种身份为傲,在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能以大局为重,认同国家利益的首位性原则。有学者对各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过比较,不管是日本的"道德教育",还是新加坡的"国民意识教育",抑或是美国、西欧通过严整的隐蔽性学生机构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4]。它们都反映了每个国家倾其所能构建向心力强的国民意识,以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定团结。
跟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不例外。如何让所有学生,特别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认同国家,认同这种政治体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们国家从之前的"两课教育"到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革新体现了国家对培育国民意识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很多高校,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的学生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非常欠缺。很多非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存在着"一刀切"的方式来对待所有学生,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差别,而是学习相同的课程,诸如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认定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知识。这种教授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没有针对性,少数民族学生也不感兴趣。
在高校里,当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时候,很容易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出现困惑、逆反、拒绝等心理,易导致其认同并接受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安全稳定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带来隐患。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庄严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其中提到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实到高校里就是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如何来构建一种适合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呢?首先,我们要考虑目前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其一,对于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制定者来说,他们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缺乏了解,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要因人而异地来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来制定针对性的方针政策;其二,对于施教者――教师来说,部分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素质不高,对我国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把握本身就不全面,不能在现有课程及教材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其三,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管理者比如党团干部、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他们对少数民族心理和认识不足,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更多的只是在发生问题时进行应急处理,而不能进行先期的输导式管理,防患于未然。
三、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国民意识的对策
国民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对国民意识的塑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非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里,怎样才能改变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
首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要对少数民族教育进行再认识。即教育方针制定者、高校党建工作者、教师,认真地学习相关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学习这些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自身做起,真诚地去认识和了解这群刚踏入陌生环境的少数族群,然后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国民意识。
其次,高校当中应该设置相关基础学科供所有大学生了解和学习。比如开设《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心理学》、《宗教学》、《民族宗教》等相关民族文化和民族发展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民族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认清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和谐发展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任何企图谋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那种自私自利、盲目排他的民族主义是不现实的。通过学习,一方面,汉族同学自觉地摒弃"大汉族主义",设身处地思考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在学习生活中真诚友善地接纳和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同学也可以敞开心扉,解除惶惑、自卑的心理,真正认识到本民族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认清本民族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民族发展和国家建设上来。
最后,在高校中安排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跟踪调查和专事帮助的辅助教育管理工作者。这部分人员必须是熟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教育管理者。他们可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实时监控,跟踪调查,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生活起居,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遇到困难、心理遭遇挫折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解决。把高校之中存在的各种民族分歧和矛盾解决在最初萌芽状态,成为辅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国民意识,融入主流文化不可或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
四、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是我国构造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这项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我国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未来。培育他们的国民意识,让他们把握好自身身份的双重认同,既认同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也认同于祖国的道德价值观和国家主权,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达到的目标。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