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透视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思想基础,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并日益成为我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并在实践中做好落实。
一、"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
我国文化传统中以民本思想为基础的人本理念非常丰富。无论是孔子对"仁爱"的思考,还是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呼声,无一不是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本主义这一传统文化核心。在西方哲学史上,人本理念源于古希腊哲学,兴盛于文艺复兴时期。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的新唯物史观,扬弃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和关于人的抽象思辨,认为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历史唯物主义人本思想为我们进行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现实本质性得以逐步凸显,社会向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为个体成长提供精神、文化、社会支持体系的教育实践,在其最终价值取向上,必然要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思维方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现实依据
1.坚持人本理念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现代化积极地促进人的全面化、人性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适应时代的发展,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同时,为了契合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备置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排除一切压制个体发展的外在因素,全面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
2.坚持人本理念是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本质要求。要充分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需要为其创设诸多内外条件,积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及行为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有效引导,培育学生个体的独立人格和品格,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3.坚持人本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吸收人类发展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来完善自身规模、结构、质量。"[2]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模式的前驱力。在科学理念的引领下丰富教育内容、改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有效性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适应社会并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人本化的考量
1.个体本位价值严重缺位,教育泛政治化倾向明显。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多从国家本位和社会需求出发,片面强调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被强烈意识形态化,对个体的本位价值及人格独立缺乏应有的关注。随着我国逐步实现社会转型,传统的过于关注外在价值的教育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从内容到方法都呈现出僵化、片面、无效的特点。这一单纯从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淹没人性内在需求、忽视人的自然性和精神性的工具理性教育显然是与其价值理性相悖的,也很难满足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2.教育主体性缺失,有效性不足。主体是"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技能、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并实际地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存在重施教主体,轻受教主体的现象,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教育方法多简单、呆板,主要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表现出被动化、功利化和消极化的特点,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明显不足。
3.教育同质化特征明显,针对性不足。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着教育内容固化、教育模式单一的现象,这种缺乏尊重个体差异性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多流于表面。在教育方法上,更多地采取"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受教者被置于绝对客体化的地位,忽视学生差异性的存在及个体的内在需要。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实践探讨
1.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的转变。一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基点。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去除其泛政治化的教育倾向和功利化的外在功能,应"以人为本",注重受教者的个体需要,自觉地以培养自由的、全面的、独立的人为己任,充分实现大学生个体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他们适应社会提供必要的基础。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充分开掘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二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4]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把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育目标,不断更新观念,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利用多种现代教育方式开发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形成健康的主体人格。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促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平等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外―内―外"的良性发展,优化教育效果。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统一,构建双向互动的教育新模式。一是营造双向互动的教育环境,增强教育的交互性。"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模式一改传统模式强制性的、填鸭式的输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新理念。"[5]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一改传统的"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的教育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平等"教育方式的形成,实现单一的说服教育向多元教育方式的转变。在教育关系的培育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促进施受双方平等的"我―你"关系。在实施教育的具体过程中,更多地强调双方的共同参与积极互动,形成开放的施受双方,分享情感与思想,达到双方心灵的契合和思想的融合,增强教育的效果。二是加强组织保证,积极构建一支"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6]要切实内化"以生为本"科学理念,强化这支工作队伍对于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工作队伍;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形成学校全员、全程育人的格局,不仅要充分发挥辅导员为主体的专职队伍作用,还要紧密结合其他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教育优势,引导其主动性、积极性,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教育资源支持体系。
3.教育环节与学生思想内在需求的统一,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及实效性。一是要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做人的工作,无论其实现形式如何多样,人的需要是其首先要进行思考的问题,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动力。传统教育泛政治化功能的偏倚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大学生的感性需求,其实质是对人性关怀的"弱视",从而造成教育效果缺损严重。以人为本,重视该群体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入,使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和内心世界,充分满足个人自身发展需要的功能和价值,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效果内化于其自身固有的思想品德结构中。二是要把握教育规律和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化人格品质。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思想道德发展水平的异质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行差异化教育的一个实际缘由。我们必须从大学生个性心理出发,紧密结合他们的知识、思维与意识发展水平,组合不同内容与方式的科学教学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优势。三是多渠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载体,增加教育过程的便捷性、实践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