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刍议
一般认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有一个交集,那就是"创新创业",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出发点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通过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现创新创业目标,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完全可以通过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十八大更是将"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即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加以推进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适应这一趋势,并在此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2008年五四青年节之际,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对青年科技人才提出殷切希望:"要恪守科学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忍不拔、不畏挫折,淡泊名利、不浮不躁,始终保持探索真知的坚定意志和创新创业的高昂激情;要勇做创新先锋,善于攻坚克难,努力形成一流的科研成果,创办一流的科技企业,苦练一流的工作技能,成长为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1]欧美发达国家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行者,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处于起步并加速推进阶段。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首次对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做出规范。2013年4月9日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省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推进会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大框架,全面开设创业课程,并对学时和学分做出明确规定。
2.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进一步深化与革新。近年来,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研究发展较快,在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主体间性教学模型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进展缓慢,研究潜力巨大。如以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创新研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解决。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互动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如何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这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两者之间互动、互促关系。
1.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本导向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面,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十分重视,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设置、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精密部署,投入不可谓不大,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各高校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身先士卒充当改革的先锋。但毋庸讳言,改革的成效还是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并未得到根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还不尽如人意,离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改革目标尚有不小的距离。原因何在?主要在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认识的模糊或狭窄化、单一化,在于改革的导向虚而不实、远而不近、杂而不精。导向问题不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就难收实效。可喜的是,已经有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索,如复旦大学邱柏生教授撰文指出,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使之丰富化、立体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有助于不断改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诸多功能的有机融合和协调。"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政治导向与警戒功能、知识涵养功能、综合方法论熏陶功能等[2]。
毫无疑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理论与伟大实践,势必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开辟前所未有的有利的社会环境,高校应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在继续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功能的前提下,强化其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并以此为基本导向,助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实效。
2.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以实现创新创业功能目标。诚然,创新创业教育功能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独承担,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服务保障,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选课、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社团组织,均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责无旁贷,更不能缺位。以创新创业为目标指向,既是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召唤,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现实需要。 一方面,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培育大学生的实践创新品格,使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真正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问题,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另一方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全面实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通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路径[3]。在当前形势下,只有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目标才能化虚为实,变远为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才找准了方向,才能拉近大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距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从而提高教学实效;也只有通过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切实改变过去大而空的理论说教教育法,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功能目标。
三、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意义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找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突破口。创新创业教育,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同时又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既回应时代潮流,又契合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因而,谋求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互动,自然成为增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突破口。
2.有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教学实践模型。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现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功能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要善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氛围,探索多种适合学生实践创新品格和能力形成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构建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模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内在的自我接纳,并在实践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蕴藏的强大理论创新自觉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创新创业品格及创新创业能力。
3.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是多元的,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方法论教育、知识教育等,而理想信念教育无疑是主要功能。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创新创业目标的确立是人生理想的外在形式和具体表现,创新创业目标的逐步实现将会更加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条件。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