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内蒙古高校中宗教信仰问题探析及相应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是一个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现有信教人数上亿人。本文仅就针对内蒙古高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进行宗教信仰调查研究,总结出内蒙古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在尊重和保护他们宗教信仰的前提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他们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进而提出打造少数民族地区"平安校园"的对策。
宗教信仰是一种以崇拜神灵为基础的精神信仰方式,属于有神论,它的实质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束缚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无神论和辩证唯物主义格格不入。高等院校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信仰与社会信仰体系息息相关,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我们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鼓励发展宗教,对全体公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仍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调查研究内蒙古大学生中宗教信仰问题十分有必要,很有现实意义。
一、内蒙古高等院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一)宗教信仰具有民族差异。大学生宗教信仰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性。通过调查发现,蒙古族大学生大多信仰佛教,回族大学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等。
(二)宗教信仰与生源地息息相关。通过对内蒙古高等院校大学生调查情况来看,宗教信仰与学生生源地息息相关。一般地,从牧区、农村等地方来的大学生要比来自城市里的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数量要多,或是更有宗教信仰倾向。
(三)宗教信仰在不同专业之间存在差异。根据内蒙古高等院校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情况来看,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偏低偏少,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则相对较高也相对普及。
二、内蒙古高等院校学生信仰宗教的成因
根据对内蒙古高等院校学生的宗教信仰调查和内蒙古高等院校学生信仰宗教的特点,可以总结出内蒙古高等院校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家庭环境因素。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宗教信仰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例如,佛教是蒙古族人民传统所信奉的宗教,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其中某些内容已经演化成蒙古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而对蒙古族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回族大学生由于从小就生活在较为浓郁的伊斯兰教文化的氛围之中,所以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二)社会压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面对学习、就业等社会压力,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在失败和压力面前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使得迷茫、失落的心理应运而生。他们大多不清楚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如果没有相应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其精神世界处于一个相对空虚的境地,因此一些大学生会把精神世界寄托于宗教。例如部分大学生信仰基督教主要是赞同基督教所宣扬的那种超越精神、道德戒律和崇尚自由、慈悲济世的生活方式。
(三)对宗教信仰政策缺乏正确认识。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基本政策,对宗教信仰与否是每一个公民的自由权利。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未来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中坚力量,就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而不应当信仰与此格格不入的唯心主义有神论的宗教。我们国家提出宗教信仰自由,也充分尊重个人信仰,新时期大学生更应该把自身的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态度,而不是把它看作人生理想的追求,贻误自己的大好前途。
(四)混淆宗教和宗教史的区别。根据调查发现,很多人并不是对宗教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宗教文化和宗教所具有的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宗教文化属于宗教史的范畴,研究和爱好宗教的历史文化并不代表就信教,所以不属于宗教信仰。
三、内蒙古高等院校学生信仰宗教的思考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中坚力量,我们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核心对大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牢固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进人新世纪以后,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稳定因素增加,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外反华势力也在利用宗教来蛊惑人心。由于高校学生不具备足够的社会经验和正常辨别是非的能力,非常容易被不法分子通过宗教传播不良信息以及反动言论所利用。所以在高校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日常的必修课程,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在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经济全球化,在现今开放型社会的形势下,高校更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要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