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在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研究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定位
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应基于职业能力系统化,面向整个职业而不是面向某一个职业岗位,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把从业所需要的技能、知识、态度有机地整合,特别强调在培养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关键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孤立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即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即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而在培养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起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这是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诚信意识、艰苦奋斗精神、心理素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征及现状表述
为增强教学实效性,必须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思想活跃,但由于生源毕竟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不高,学生心理压力和困惑较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内心普遍存在自卑感,自我意识不强。高职院校新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因为没能实现上本科的美好理想和愿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挫败感。许多高职学生是因为家庭负担不起比较昂贵的三本院校学费而无奈选择了高职,而高职在社会上得到的认同度仍然不高,学生由此容易产生一种挫败感和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和失意感在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没有迅速挥去,不少学生不能很快调整心态面对现实,而此时的他们正处于自我认同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可能导致"自我认同危机",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对未来感到迷茫。绝大多数新生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特点不是很了解,既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与期待,又感到茫然有些不知所措,有一部分学生因不适应大学新生活而产生失望、不满的心理;有一部分学生因不了解或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加剧了失落和自卑等消极情绪;同时,新生入学时往往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更缺乏青年学生应有的使命感,不少学生感到空虚、无聊、无所事事,但又不满意自己这种消极状态,因此感到有些迷茫甚至苦闷。
三是部分学生和老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中小学都开设过思想品德课,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认为这门课可有可无,在师资配备上较弱,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入大学之后,许多学生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对于作为隐性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内心不重视,或抱着观望的态度。还有部分辅导员和专业老师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的言行对学生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加强教学针对性的对策与思考
(一)学校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大思政氛围
首先,学校党委、各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从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性质的高度考虑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高职院校要严格对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标准(暂行)》及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来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实效性。
其次,学校学工部门、宣传部门、二级学院要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大思政氛围,特别是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让莘莘学子在良好的氛围中思考自我、感悟人生、成长成才,这样才能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二)针对高职学生特点,不断加强教学改革
1. 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变化。一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整合教学内容。以"绪论"中"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为例,要突出大学心理适应教育,可将该节内容整合成三大模块,即心理调适模块、人生目标教育模块和人际交往模块。
心理调适模块内容是帮助学生增强自我意识、重塑自信心。针对新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教师非常有必要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使学生增强自我意识,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的智力发展具有无限可能性和后天可弥补性,世界上不存在谁绝对聪明的问题,只存在某人在某方面智力突出、在某方面特别能干的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关键在于要客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同时要敢于挑战自我、塑造自我,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人生目标教育模块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奋斗动力。这部分内容涵盖了高职发展前景、大学学习生活特点介绍、目标在人生中的功能与作用。针对大部分学生对于上高职的自卑心理,教师非常有必要介绍国家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发展现状及前景,结合校情校史教育,介绍杰出校友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上高职院校一样可以很好地成才、实现人生理想,激发起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与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尽快确立目标,并且要学会选择与坚持。 二是根据学生的岗位群(专业)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如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该岗位的典型事件、职业道德要求、法律案例和成功校友事迹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该岗位的热爱之情与关键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三是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实践结合起来。高职学生的专业实践或实习时间较多,在此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种种思想困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了解所带学生专业实践计划,事先确定实践教学主题,及时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2. 注重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吸引力。教学设计是指在一定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优化组合教学资源,使其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开展,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从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改革往往只是停留在教学手段的改进上,在教学模式上却仍然是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师生缺乏互动;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往往注重理论讲授,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能力培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针对"基础"课的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笔者及所在教学团队探索出"内容导入+情感体验与领悟+问题讨论与总结"的双向教学模式,力争在每一堂课中都能紧紧围绕某一个教学主题,从多层面、多角度来组织课堂教学。其中,在内容导入环节,一般是通过学生关心的新闻事件、人物或有趣的故事来引入主题,也可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入主题;情感是打开求知大门的钥匙,在情感体验与领悟环节,往往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案例教学或情景教学,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真切体验,对所学知识有所领悟,从而得到情感上的认同与支持;最后,通过问题讨论与总结,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认真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下,可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专题讨论法、主题演讲法、现场展示法、归纳小结法等,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获得思考的乐趣,增强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针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