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推动作用
纵观世界发展史,人才是亘古不变的竞争力。1912年蔡元培担任民国政府首任教育总长,提出美感教育,"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高校艺术教育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培养并打造高精尖人才储备库,艺术教育创造性地将坚持德育、品学两手都要硬的路线融合在审美体验中。
一、当代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重视美育发展,是推动高素质人才保障计划的前提,能够帮助大学生开发智力、增强美感。融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技巧、审美水平于一体,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文化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审美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感。
1.高校艺术教育的渗透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
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和策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心里素质、品德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成才观,提高思想觉悟、调动积极性。高校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美、欣赏美、懂得如何追求美,从而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在育人目标上具备一致性。艺术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的推动方式和承载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偏于理论化、抽象化,运用不好时很容易被误解为"政治说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偏于呆板、枯燥,形式单一,以简单说教式教育为主,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衍生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厌倦甚至误解,而美育讲究"以情动人",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容易被受教育者所接受。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内涵融入到美学的学习中,在净化思想、提升美感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格修养、道德情操、树立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理想。
2.高校艺术教育有助化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弊端
新形势下,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应运而生,某些高校思想教育方式过于单调、呆板,简单地宣传"几要几不要"的训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在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灭顶之灾。大学时期又是思想活跃的时期,缺乏明辨是非的道德标准,非常容易走向极端化发展。建立牢固的思想武装阵地捍卫国家的长治久安势在必行。艺术教育恰好能以其活泼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化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尴尬与困境,将爱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赋予美的形式。例如,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爱国教育的内容以革命歌曲、革命电影、革命著作的方式呈现以讨论,通过创作歌曲、表演话剧、舞蹈等辅助形式,展现符合时代主旋律的精神风貌。总而言之,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艺术教育作为一剂良药,是化解当前发展弊端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艺术教育对社会主义先进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1.潜移默化,完善人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教育家丰子恺认为"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一样具有陶冶之功、教化之力。"艺术教育将美化作真实可感的事物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并与自己的生活产生共鸣,促成心灵模仿。而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将传统思政课的内容融合其中,改变"灌输"的教育方法,而是采用艺术熏陶,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个性,促进情感的升华。艺术教育开启心灵情感,有助于完善人的个性。文艺育德、文艺载德。荀子认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艺术教育运用审美情感,通过激情、想像、联想、表演、创作去获得共鸣,有助于科学观、爱国观、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人心,从而转化为自觉、坚定的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潜移默化,促进创造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对于创新性发展的最大功用在于它为个体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解读空间和超脱狭隘功利的意念世界,并且不拘泥于形式,反而鼓励跳跃的思维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鼓励独特的情感认知模式,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创造性思维融入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从这方面来说,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新四有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发展蓝图。
三、艺术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艺术教育能够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形式,能够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思想教育不能干巴巴地说教,必须像春风那样"随风潜入夜",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帮助青少年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建立起坚不可摧的民族信仰,树立起完整的价值观体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精髓,呼唤敬老爱幼、爱国家、热爱集体等传统美德,提高青年大学生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为我国社会注意精神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