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来源: 2018-01-11 20:21

  生命是关系人类自身发展的永恒话题,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部分大学生面对压力或遭受挫折的时候,动辄选择轻生或伤害他人的行为,这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那么,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如何呢,以及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生命教育氛围

  目前我国各级学校的生命教育活动严重缺失。虽然有些高校开设一些生命教育课程,但就整体来说,生命教育在高校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在课程方面,生命教育不是单独的课程,生命教育内容渗透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美学等课程中。生命教育活动也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大学生获取生命教育知识的途径主要依靠大众媒体,高校生命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极为有限。在实际工作方面,近年来高校加强了辅导员对学生的监督和督促,但大学生出现问题的情况却越来越多。学生工作繁琐,限于专业或时间,单靠辅导员做些心理辅导或大学生心理咨询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在学生团体方面,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些"关爱生命健康"(如组织远离艾滋宣传、远离吸毒、捐款、公益活动等)社团等,影响范围有限。事实上,高校没有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阵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加大生命教育力度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生命教育缺乏时效性

  不可否认,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作用在逐渐削弱。理论教学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往往以严肃、呆板的面目出现,以说教为主,基本上形成知识传授与灌输的过程,缺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以形成理论上大家都知道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珍惜生命、身心健康等,但事实上缺乏生命的感受和体验,难以形成情感内化的过程。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往往以故事、案例为主,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谈论和思考,这种思考更多地是一种思维活动,而不是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懂得是非与如何选择,但缺少真情实感的体验,效果会大打折扣。在课外实践教学方面,高校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践基地,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但很少有生命教育专项实践活动,生命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可以说,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还缺乏常规化、系统化。另外,生命教育的滞后性,也将影响到教育的时效性。当前的生命教育往往在忽视生命的极端暴力事件发生后提出,是事后防御,而不是事前预防。这种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生命教育缺乏专业师资

  教师是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生命教育的效果如何与教师有很大关系。生命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目前高校生命教育主要由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或心理教师承担,其余教师的参与度不高,缺乏相应的专业师资。第一,教师受到当前教育理念的影响,对生命教育认识不足,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生命的启迪与关注,压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可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第二,缺乏专业师资,教师积极性不高。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为科研成果至上。科研成果关系到教师的生存与发展。为完成科研任务获得科研奖励或评定职称甚至仅仅是保住饭碗,教师大多将时间花费在理论研究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心理健康状况,更没有动力积极推动生命实践活动。

  (四)生命教育缺乏社会支持力量

  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任务主要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育作用又大部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仅依靠高校是不够的。众所周知,人所接受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当前,大学生缺乏生命意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在接受专访时尖锐地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学生的自杀行为除个人的心理因素以及个人的特殊经历外,必然和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有关。"所以,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唤起社会成员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空间和生活环境,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调整身心、走出精神困境。离开了家庭、社会的配合,学校生命教育的成果很难巩固。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高校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可以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主,辅之以相关学科(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生物教育、体育教育等),通过理论教学引导、社会实践活动体验,针对专业特点开展生命教育。同时,要做好社会力量的相互配合,政府指导、社会配合、家庭重视,形成全方位网络化的生命教育体系。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说过: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教育的核心是人, 人生价值和理想实现的前提是生命的存在,离开生命一切无从谈起。 所以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动是教育的基础,也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着眼于学生个体生命活动, 这样才能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生命教育是建立在对生命个体尊重和关爱基础之上的教育,指向人的主体生命的终极关怀,体现了一种为了人、关注人、尊重人、理解人的思想情怀,强调对人生命的尊重,对人价值生命意义的追寻, 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人本教育。用生命教育的理念"以人为本"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走近大学生的个体生命世界,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观,使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培养真正的人、身心健康的人,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理论教学方面,应发挥课堂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以理论灌输为主、教学方式达不到灵活、多样。对于一些大道理,学生们会有说教之感,另外有可能觉得不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学以致用。所以,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一味地讲述,不考虑学生接受与否,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方法上尽量多样化,采用现实问题追溯、案例呈现、情景剧表演、讨论辩论、生命教育读书交流会等多种教学方法。材料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能触动大学生的心灵。从这些材料中引导大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指导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使他们在相同或相似情境下正确看待问题、处理问题,避免以极端方式解决问题害人害己。

  在实践教学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自己的直观去感受,真正使教育感动生命、震撼心灵。形式可以包括:第一是模拟。如模拟地震、失火现场、战场等,通过亲身体验,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强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第二是参观。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太平间、法院、监狱等地,使学生了解生与死,体验生命的喜悦和恐惧,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理解高尚情操。参观戒毒所、预防艾滋病的展览,树立知法守法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等。第三是组织活动,使大学生学会助人、感恩。如募捐、义卖、义务献血、扶贫支教、环保宣传等。让大学生认识到他们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实际助人过程中学会关爱与付出,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活的艰辛与生命的顽强,从而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第四是参加劳动。如勤工俭学、义务劳动等,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提高其生存技能,树立自立、自强、自尊理念、消除不劳而获和依赖他人心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型劳动者。第五是学习自救和处理突发事件的知识,于实际操作中理解生命的重要性。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生命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开展生命教育,离不开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第一,就教师个人素质来说,生命教育的教师应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教学及研究。教师个人积极向上有爱心,能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学生。教师能主动并善于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学生分享生命的体验,使学生感到生命的可贵。由颇具人格魅力的师资队伍来教育和感染大学生,让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体验和创造幸福。第二,教师能认同生命教育的理念。生命教育教师不但在知识上育人,而且应该是生命力量的传播者、示范者。第三,高校可鼓励教师进修生命教育课程或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能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育人能力。还可鼓励教师参加学习、报考"生命教育导师",培养师资力量,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第四,生命教育在我国还是个新的领域,适应生命教育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外经验或开创新的方式方法开展生命教育,需要发挥高校和教师的创新精神,勇于开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增强生命教育合力,形成生命教育合力

  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命教育的实施,要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一切力量,共同构筑关爱大学生生命发展的立体网络,形成三方"合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生命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家庭的积极参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的生活态度、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情感滋养、人格健全有重要作用。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另外父母也应加强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教育子女。高校还可以与家庭建立定期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随时给予大学生必要的帮助,衔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断裂。其次,净化社会大环境,为生命教育提供支持系统。要在全社会形成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社会氛围。政府要重视生命教育,各级部门可根据职责开展安全方面的的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各种安全知识,提高大众生命安全意识。主流媒体切实担负播撒正能量作用,对各种暴力事件进行报道时,要重视其正面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不能恶意炒作,引发社会不良后果。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承担了很大的生存压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引起社会重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生命教育,为大学生人生幸福奠定良好基础。政府、社会、家庭积极行动,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生命教育的发展,为个体幸福做出应有的努力。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