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研究现状与新思路
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研究的方面和层次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一种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结合体,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导向性和严肃的政治感化逻辑性,理论的枯燥性和模式化彰显无遗。任课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意趣,竭力将深奥磅礴的文件语言有效转换为科学生动的教学话语,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真心信服的课程。鉴于此,教学话语研究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前沿课题之一,学界对它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
一是课程个案研究。诸如,顾晓英分析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话语转换的重要性、前提条件和几个关节点;认为为满足大学生的接受意趣、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灌输,教师必须通过解构分析文件语言、搭建开放的学科话语平台、甄别处理海量信息、提升课堂话语创造力等四个方面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话语权。〔1〕张玮、刘润民认为《中国近现代史》要想成为自成体系的学科,就要走出传统学术表达的"革命误区",建立一套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的、"信而美"的教学话语体系;亦即用准确精美的语言(形式)讲授一部真正的信史(内容),摆脱"革命话语"表达模式带来的束缚影响。〔2〕朱琴芬归纳和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话语存在文本语言过强、缺乏时代感、没有贴近当代大学生思维特点等问题,认为教师教学话语的艺术水平与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效果存在正相关性,教学话语优化的内涵是表达准确和优美高雅相结合、感情生动和传播理性相结合、幽默生动和美学旨趣相结合、通俗易懂和学术自省相结合。〔3〕刘敏、李永忠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引用文献具备文学语言、生活语言和文件语言三种风格,它们既能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与感染力,又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追问与探究,故而,通过情景结合、编写教辅材料等方式将其转化为教学语言是非常必要的。〔4〕刘洋在语言学转向的背景下,以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维度来思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语言的转换问题;认为过多地使用祈使句、命令句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反感和怀疑,应不囿于中译本的语言障碍,将马克思主义还原为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辩证认知。〔5〕
二是语境或问题研究。诸如,邓伯军深入分析了"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娱乐性、媒介性、世俗性、技术性、流行性和消费性带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严峻挑战和创新契机,并初步提出了教学话语体系转化的三大方向:语言形式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语言形式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语言交往的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6〕周家荣、王芸论述了在"全球化语境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话语权"的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并对每一方面作了具体的路径阐释,即,辩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众到内化的、分散到趋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时代的、理论的、批判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多维的、诉求的、反馈的马克思主义受教者。〔7〕张梅花则对"大众文化"语境和"话语权控制"问题一并做了论述,认为应对大众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进行建构,在批判、借鉴、主导大众文化的基础上,促进话语权地更好发展;同时,为了提高文化认同促进政治认同的效果,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进行文化控制,其途径主要是利用媒介话语权、肢体话语权、语境话语权、情景话语权以及规范、批判大众话语、庸俗话语。〔8〕邱仁富认为不同时代"现实的人"的"问题意识"变迁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把握"现实的人"的"问题逻辑",才能有效地实现学科话语体系、教材话语体系和教学话语体系之间的"构建逻辑"。具体讲来,"问题意识"包括时代意识和受教者意识;"问题逻辑"包括教材问题、思想问题、热点问题、未来问题、价值问题和无关问题等;"构建逻辑"指的是学科逻辑、教材逻辑和话语逻辑之间的子系统逻辑整合以及细化为描述、解释、对话、反思和集群等功能。〔9〕
三是基础解释或理解研究。诸如,王影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没有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特点,导致了话语冲突,主要表现为话语形式发展滞后、话语内容空洞唯理、话语表达方式一言堂等,为此必须展开一系列的调试举措,包括增强话语的人文关怀、注重向实践话语转换、构建对话式话语范式。〔10〕胡绪明认为克服传统的"文本"话语范式、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政治翻译"话语范式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选择。为此,他重点论述了实现这种回归的具体路径或这种新范式的内涵,即,"教书匠"向"政治翻译"转换、走进学生"生活世界"、探寻"政治翻译"的生长点、培育授课热情和激情。〔11〕孙玉良认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话语体系从意识形态话语向学术话语、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理论话语向实践话语等三方面的转换是提高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可能途径。为此,他花了很大力气论证每一方面转化的针对性、必要性和方法性,归纳起来,他每一方面的论证都围绕着语境、内容和形式三要素展开。〔12〕洪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旧范式面临的困境,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应然诉求,并从哲学、教育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探索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范式的思路和方法。〔13〕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课程个案研究大同小异,几乎都是立足于课程教学效果实际,以教学语言转换为突破口,讨论转换的意义、难点和途径,其对策性和实效性较强,得出的某些论断和认识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譬如,顾晓英提出的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话语权四方面途径、朱琴芬立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归纳而得的教学话语优化内涵,就很有代表性。但此类研究"就课论课"、"就事论事"、论据单薄,缺乏一种宏观的比较意义,而且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和推广性,较难形成连贯的、普遍的改进和创新建议。 譬如,张玮、刘润民提出的"信而美"、"信史"式的教学话语体系就很难在其他思政理论课程里推广,刘洋提出的摆脱译本障碍、"还原思维认知"观点,尽管很有启发意义,但不适宜在课堂教学和政策宣讲中全面铺开。 语境或问题研究大都以特定的语境或问题带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挑战和机遇为研究原点,通过一定的文本解读或理论推演,修订和完善语境或问题出现前的话语方案,其逻辑感和结构性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譬如,邓伯君提出的大众文化背景下思政理论课教学话语转化的三大方向、周家荣和王芸论述的全球化语境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话语权的四方面,就很有见地。但此类研究宏观理论介入不足,研究依据阐释不透彻,经验研究赖以进行的思维原点不明确,而且抽象性过强,实证论据薄弱,对策体系缺乏说服力。譬如,张梅花提出的"话语权控制"观点很具现实意义,但她表述的控制途径究竟是为服务政治认同还是课程本身呢?如果是为服务课程本身的话,那么,控制举措仅仅是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一些治标方案而已,本质上就是一副枷锁。如果是为服务政治认同的话,那么,课程教学话语研究就是一种工具,对课程自身建设的作用将会大打折扣,从长远上看,也发挥不了课程外溢的政治感化功能,因为,工具的弱化,本身也是目标的远离。
基础解释或理解研究大都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分析框架,运用经验的或抽象的逻辑力量来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和解决之道,层次鲜明、体系严谨,有一定的理论观察力和操作实效性。譬如,王影提出的调试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三方面举措、孙玉良提出的课程话语体系转化的三个目标以及实现每一个目标的方法论,就非常实效。但此类研究研究方法单一,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尚未有机结合,论证过程说服性不强,对策体系没有反馈评估机制,需要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路径选择。譬如,胡绪明认为回归"生活世界"的"政治翻译"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选择,就不具备较强的说服性。首先,"政治翻译者"的合格标准是什么?如何培养?如何验证?其次,受众能否真正接受这种"翻译"呢?如何反馈?是否能够"再翻译"?最关键的一处是,在讨论如何提高话语感召力的主题上,这种"翻译范式"实则又竖立了一个待议问题,是用新问题来攻克老问题。
总之,教学话语研究是一个崭新的、势头正旺的议题,学界对其开展了多维度的讨论,取得了较多的优秀成果,但存在明显不足,进一步讲就是集中在教学话语的功能理论和路径选择两方面上的不足。笔者下一步的论述就是围绕着如何来破解这种不足展开。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研究新思路:"角色维度"功能下的话语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现着鲜明的政治教育功能、理论固化功能、社会稳定功能和信仰纯化功能。伴随深刻变化的教育教学实际,它面临着诸多急需破解的难题或功能障碍,主要有:课程科学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如何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多样的思想观念;课程"灌输"话语方式如何更好地调试当代大学生批判的认知思维;课程理论话语逻辑如何更好地驾驭当前的社会热点难点;课程信仰话语意境如何更好地阐释追名逐利的市场现实。上述困难致使原本生动鲜活的话语知识在部分学生眼中变成了"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和"一无是处的乌托邦主义"。如何重建话语功能并借以寻求破解对策,已成为激发话语作为的关键。
笔者推介自己曾经阐述过的一个 "角色维度"概念,因为它真正具备能指导教学话语创新的功能。"角色"是指教学话语要在自身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较多地关注受众角色(以学生为主体的被教育群体)和角色环境(既包含角色自身环境,又包括角色互动环境)。"维度"的要义在于弹性空间的集合:仅仅关注课程角色是"0维",一个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点";关注课程角色和受众角色是"1维",一条直线,不会有交集;关注课程角色、受众角色和角色环境是"2维",一个平面,只有延展,没有深度;只有同时注重三大角色以及之间的互动模式,才能形成"3维",一种理想的教育空间。〔14〕因此,"角色维度"的要旨是在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密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复杂异常的时代实践,能动地做出自我调适,形成一种相互融通的、可操作可检验的、颇具学生化的理论学习"互动游戏"。"角色维度"功能必会要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而不是纯粹的学理说教方式进行教育,它必会要求课堂学习从现实中来再到现实中去、得到令学生信服的话语指导。
"角色维度"功能指导下的话语建设:第一层在于用机制迫使教师学习发展教学话语,亦即"施教者角色"中的话语改进问题。主要通完善专家、同行、学生多重评价监督体系,强化受众监督,并和教师绩效挂钩方式,督促教师花大力气提升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第二层在于改革教学话语结构,亦即"课程角色"和"受众角色"中的方法论和模式互动问题。要让实践教学话语、网络教学话语进入教学过程,并有针对性地改造大学生"草根话语",实现其与课堂话语的优化整合。第三层在于切实培养当前高校的人文教育话语软环境,亦即所有"角色"充分发挥效能、实现"维度"构建的人为环境问题。要进行顶层决策设计,在人文培养目标、人文教育硬件、人文课程组建和人文培养奖惩上下大功夫,形成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要尽快实现市场利益话语与道德信仰话语的能动平衡,择取学生关心的话语问题推动课程话语发展。第四层在于规范话语技术,亦即"维度具体化"问题。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话语的人文关怀,既要探求"彼岸世界",又要靠拢"生活世界",既要考虑"问题话语",又要转向"对话模式"。第五层在于搞好反馈建设,亦即"维度评估"问题。主要运用网络互动和实地调查所带来的社会统计数据,全面评估"角色维度"功能的各项指标(角色软硬环境、受众角色、课程角色、施教者角色和互动模式、纠偏机制等)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功能发挥效果或者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功能外溢正效应,并在预期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全面检验话语建设的各项措施是否到位。这里的关键是社会统计问卷的设计和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是否科学有效。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