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指在同一城市的各高校,通过建立联盟组织,为思政课教师搭建一个教学、交流、培训、提高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比较优势,不断提升同城各高校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需要、运行机制、有效途径、有益尝试。
一、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需要
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淮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新发展、应对新挑战的现实需要。
1.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推动协同创新的需要
教育部在2012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推进协同创新"做出详细部署,并正式实施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核心内容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表明协同创新已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我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面临新形势,高校思政课教学迫切需要改革与创新,如何实现改革与创新?在同城联盟机制下思政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既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又是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新要求。
2.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道德环境和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立足于本校,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同城联盟带来的信息共享、资源有效获取构成的整体优势,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思政课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吸引力。同时,伴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高校之间迫切需要利用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资源的整合、节约使用和优化配置,达到建设节约型校园之目的。
3.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实现优势互补的需要
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就是要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各高校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需求者,这种交互作用使得共建共享成为可能。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思政课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主要有:一是高校之间存在着思政课教学优势的差异性。研究型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而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研究和专业培养方面。从整体发展来看,二者的优势互补,既是促进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也是各高校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创新性的现实要求。二是高校之间存在着思政课教学条件的差异性。各高校思政课教学软硬件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存在着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迫切需要。
4.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统一课程要求的需要
课程要求的统一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提供了政策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政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明确了思政课教学目标、任务、原则、师资建设、经费投入、教材使用、学时安排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共性多,可比性强。这种课程要求的统一,是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依据。
二、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
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的建立,不断完善同城联盟体制机制建设,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
1.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创新
2009年6月,为贯彻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建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手拉手"共建机制的通知》精神,由淮南师范学院牵头成立"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成员由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淮南联合大学、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六所高校组成,其中前两所为本科院校,后四所为高职院校,前五所为公办高校,后一所为民办高校,前五所在淮南市城区,后一所在毗邻淮南的六安市寿县城关。所以,从类型看是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共同牵手;从性质看是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携手共进;从分布看是淮南城区与寿县城关的跨区合作;从效果看是结对帮扶与共同提高的共融多赢。可见,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把高校思政课的一般要求与淮南同城高校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
2.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机构
一是成立"同城联盟"教学指导委员会,各校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为主任委员,校党委宣传部长为副主任委员,负责组织领导。二是成立"同城联盟"秘书处,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为秘书长,其他各校思政部主任为副秘书长,秘书处设在淮南师范学院,负责日常工作。三是确立"同城联盟"活动机制,形成联盟运作轮值机制、联盟成员帮扶机制、联盟信息交流机制、联盟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等。
3.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制度体系
联盟成立以来,建立了联盟主席轮值制度、教学研讨制度、教师培训制度、观摩听课制度、教学比赛制度、重大课题联合申报制度、科研集体攻关制度、学术讲座共享制度、实践基地共享制度、督导检查制度、信息员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建立,使同城联盟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 4.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运行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制度,也就是实行联盟轮值制度,每年确立一所高校作为轮值单位,其分管领导即为联盟轮值主任委员,校党委宣传部长为轮值副主任委员,思政部主任为轮值秘书长,负责本年度同城联盟活动的组织领导、方案制定、工作落实等;二是经费保障制度,从思政课专项经费中划出20%作为同城联盟的活动经费,确保同城联盟各项活动正常运转。
三、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
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的建立,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
1.构建同城联盟组织机构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整合淮南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必须进一步完善同城联盟组织机构,由指导职能、工作职能、进一步深化为教学协调职能等,要充分发挥同城联盟"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桥梁纽带的作用,这样,既能达到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利用、节约使用之目的,又能达到共建共享组织完备、运行稳定、发展永续之效果。
2.搭建网络课程交流平台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高效通道
在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协调下,通过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制度建设,实现主要包括试题库、图书资料、课件素材、案例素材和教育资源索引等思政课素材类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整合、分享思政课教学资源,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的精品课程、电子图书、电子教案、电子案例、电子课件等思政课网络类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新技术降低了知识的获取成本,MOOCs(即网上共享课程)的出现使大学不再是封闭的港湾,大学校园正逐渐失去独占独享已有知识的特权。"[1]为此,同城联盟充分利用现有的各校网络平台以及同城联盟网页,为思政课教师及时提供教学资源信息。
3.实行一校资源联盟共用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实效之举
教学软件联盟共用。如淮南师范学院利用同城联盟网络平台,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资料收集、教学案例设计、教学课件制作、教学方法探讨等在同城联盟范围内发布,实现高校思政课教科研成果的同城推广。教学硬件联盟共用。如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电子图书馆对同城思政课教师开放,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与淮南矿业集团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同城联盟各高校共享。教学活动联盟共用。如,学术讲座,一校举办,多校参与;教学研讨,一校组织,同城参加;教学比赛,一校主办,联盟协办,以此扩大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受益面。
4.建立同城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手段
针对淮南地区高校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特点,探索建立同城范围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尤为重要,为此,建立了同城联盟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督促检查体系、教学评估的办法和标准。如,围绕同城联盟思政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教学评价体系上突出基础性、示范性、共享性,把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作为核心要素,评价的重点由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由片面强调资源的占有转向全面落实资源的共享,且对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具有突出贡献(即资源贡献多、质量高)的学校与个人予以奖励,反之则予以告诫,以此充分调动联盟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
四、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有益尝试
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的建立,初步取得了一些建设成果,是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有益尝试。
1.资源共建共享的课程建设成果是科学整合淮南高校思政课教学优质资源
一是课程建设精品化。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课程精品化,就是整合淮南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资源,通过互帮互助,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辅、教学管理等方面建设高质量、示范性课程,包括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等不同类别,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优质资源。二是课堂教学精彩化。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精彩化,是要在淮南高校各自遴选出"精彩一课"的基础上,通过校际的再次遴选,进一步锤炼教学基本环节和基本内容,推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三是教学案例精选化。教学案例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精选化,就是汇聚同城联盟的力量,根据思政课教材"一本多纲"原则,在紧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情及淮南市情,精选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以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亲近感和吸引力。"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掘地方资源,把学校所在城市发生的、与教学内容有紧密关联的历史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将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2]79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章中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进而带来整个社会面貌的深刻变化为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资源共建共享的队伍建设成果是全面提升淮南高校思政课教师整体水平
一是师资培训优质化。培训时间,可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培训专家,可通过市外聘请(即走出淮南,外请相关专家,作为培训教师)与市内帮扶(即遴选淮南本地高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日常的"传、帮、带")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培训内容,可通过专题讲座与实践考察相结合。这样,集中优质的培训资源,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团队建设优势化。以课程为单位,按照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研究方向,组建富有特色的同城联盟教学团队。发挥各校优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作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由本科院校牵头,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学科,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同城联盟学科团队。通过跨校联合申报教学与科研项目,实现重大课题的攻关,形成相对稳定的同城联盟科研团队。同城联盟团队优越于单个学校的团队,具有明显的整体优势,且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三是督导队伍优异化。以学校为单位,兼顾学科和课程布局的合理性,每校遴选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影响力的一线思政课教师,组建一支优异的督导团队,对同城高校思政课进行教学督导。优异的督导团队是提高同城联盟教学质量的重要力量。 3.资源共建共享的教学研究成果是初步实现淮南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发展
一是教学观摩规程化。规定每学期由一个学校组织开展同城校际教学观摩与听课活动,其规程为:观摩现场教学后,趁热打铁,对主讲教师在教学特色及教学有待改进等情况进行集体评议,最后,召集人对观摩教学进行总结点评。这样,以教学观摩提升同城联盟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教学研讨规范化。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由同城高校轮流承办,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研讨。这样,以教学研讨拓展同城联盟教师的教学视野。如2009年6月在淮南师范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首届教学研讨会,2010年6月在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第二届研讨会,2011年12月在淮南联合大学举办了主题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作"第三届研讨会,2012年12月在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推进思政课建设工作"的第四届研讨会,2013年11月在安徽理工大学举办了主题为"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的第五届研讨会。三是教学比赛规约化。每年开展同城联盟教学比赛,使思政课教师在更大平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展示学校的实力。比赛规约为:选手有各高校先行选拔,评委由省内专家组成,比赛采取现场讲课和现场答疑方式形式进行,做到比赛的客观、公平、公正。这样,以教学竞赛锤炼同城联盟教师的教学技能。如2013年获得同城联盟教学比赛一等奖的淮南师范学院庞秀艳老师,参加"第二届长三角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荣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第一名。
4.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建设成果是逐步扩大淮南高校同城联盟的社会影响
一是学术交流常态化。打造同城联盟"思政讲堂"平台,聚集学术资源,浓厚学术氛围,坚持政治性、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邀请国内、省内知名学者、专家讲学,力求以高端学术精品为载体,高扬主旋律,拓宽主渠道,一校举办,多校参与,以放大学术影响。二是联盟网站动态化。建设同城联盟"思政网站"平台,上传优秀教案、精良课件、典型案例等,成为共享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各校信息员不仅在"思政网站"上,而且利用微博、微信等及时收集、发布各校的特色做法和同城联盟的最新工作动态。以现代传媒扩大同城联盟的网络影响。三是思政简报固态化。以同城联盟"思政简报"为平台,每月编辑一期,固化同城联盟及各校开展的工作及其成果,形成档案资料,同时,将"思政简报"呈送省教育厅分管领导阅示,寄发省内部分高校思政部交流,以扩大同城联盟的社会影响力。如,近年来,在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分管领导多次肯定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的创新工作,"思政简报"是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名扬省内的主要原因。
目前,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正处在建设发展阶段,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淮南高校思政课同城联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科学整合了淮南高校思政课教学优质资源,全面提升了淮南高校思政课教师整体水平,初步实现了淮南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发展,逐步扩大了淮南高校同城联盟的社会影响,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