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由《晏子春秋》看晏婴的政治思想
引言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末期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生年无可考,卒于公元前500年。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从政期间,敢于直言劝谏,纠正国君错误;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民众的力量;崇尚节俭,戒骄奢淫逸。其品行节操甚高,孔子愿以兄事之,司马迁愿为之执鞭。
《晏子春秋》的主要内容是谏君主和答君主问,全书共八篇二百一十五章。作者不是晏婴本人,这从某些篇章写到晏婴死后的事情便可判断出来,如"景公游于?,闻晏子死,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尸上而哭之,涕沾襟。"《晏子春秋》是后人采缀晏婴言行而成,所记的事情不可全当作信史看待,但多数作品还是有一定根据的,一则则故事使晏婴的形象浮现出来,也反映出了他的政治思想。
1.重民爱民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纷纷争霸,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和变革之中,再加上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的力量越来越被统治者所重视。晏婴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也意识到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晏子春秋》中晏婴的言论经常是与民有关的,如"君国者,不乐民之哀。" "乱纪失民,危道也。" "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 "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等,大部分都是进谏国君的,希望国君可以重民爱民,以民为本。晏婴自身也是这样做的。《晏子春秋》中记载到"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连下了十七天的大雨,肯定会毁坏很多房屋,会有很多百姓忍饥挨饿,而景公却只顾饮酒作乐,还命人巡视全国,寻找能歌善舞之人,晏婴在多次请求赈济百姓无果后,便把自己封邑禄田所得的粮食分给了灾民。身为齐国大臣,向国君汇报灾情,请求赈济百姓是分内之事,可晏婴不仅做到了这些,他能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来周济灾民,其关心百姓疾苦的拳拳之情可见一斑。
晏婴生为贵胄(其父晏弱做过齐顷公、灵公二朝的大夫),又是齐国的重臣,我们无法否认,他能如此惜民爱民是因为知道民心向背影响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政权能否稳定,他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的。但是他能把人民记挂在心里,关心百姓,体恤民情,还是让人心生敬意。
2.以礼治国
礼源于原始社会宗教祭祀仪式,后逐渐演化成社会性的礼仪。西周时周公旦制礼作乐,维护统治者的等级制度,区分尊卑贵贱,至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政治权力下移,原有的礼乐制度也遭到了破坏,社会秩序处于不稳定中。晏婴从政时,齐国已有衰败之相,齐灵公死后,大夫崔杼拥立庄公继位,庄公在位六年,又被崔杼所弑杀,后崔杼又立景公继位。景公时,大夫田氏又与国君争夺民心,宗族势力日益强大,可齐景公却不制止他。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晏婴想要用礼来治世,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
晏婴多次强调礼的重要作用,如 "夫礼者,民之纪,纪乱则民失.乱纪失民,危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国君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很大的权力。"上之所好,下必从之",国君如果讲礼仪,群臣也会跟着讲礼仪;国君以礼来治理国家政事,百姓也会恭敬有礼。因此,晏婴经常劝谏国君要讲礼仪。景公在位时与大臣们饮酒,喝到畅快的时候说道:"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婴谏道:"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其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景公没有听从。过了一会儿,景公出去,晏婴没有起身相送,景公回来,晏婴也不起立相迎,举杯祝酒时,晏婴先于景公饮了酒。景公发怒,晏婴离开座席,叩头到地说道:"婴敢与君言忘之乎?臣以致无礼之实也。君若欲无礼,此是已。"景公听罢,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有一次,景公举行大射,晏婴按射礼的规定侍奉景公,景公却说:"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婴回答道:"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臣勇多则弑其君,子力多则弑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
3.亲贤远佞
晏婴在政治上还主张任用贤才,远离佞臣。景公向他询问贤君治理国家的方法时,他便回答道:"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举贤官能,则民与君矣。"而佞臣就如同社庙里的老鼠,"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齐景公亲近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的人,赏赐无功之人,惩罚没有罪过的人,晏婴进谏,说听闻贤君是仰慕圣人的德行而且信奉他们的教诲,不是听信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之人来实行惩罚和赏赐。接着说明景公的行为导致的情况是"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最后谈到古代士人的态度是,如果国君可亲近,他们就进身,国君不可亲近,他们就隐退。很显然景公属于后一种,晏婴便请求去职。景公命人追赶晏婴,顺从了他的教诲。景公有一次出外打猎,上山看见了老虎,走到草泽又看见了蛇。回来后就询问晏婴这是否是不吉祥的征兆。晏婴回答说:"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4.反对不义战争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繁,战争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产活动,减缓了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百姓饱受摧残。晏婴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地博不兼小,兵??不劫弱。百姓内安其政,外归其义。""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不劫人以兵甲,不威人以众??"。
齐庄公崇尚勇力,不顾道义,出兵打仗频繁,在打算攻打晋国时向晏婴询问,晏婴认为不能出兵,"得合而欲多者危,养欲而意骄者困。今君任勇力之士,以伐明主,若不济,国之福也。不德而有功,忧必及君。"庄公没有听从劝告,攻打了晋国并夺取了晋国的朝歌。一年之后,百姓散离,庄公也被崔杼杀死。齐景公在位时举兵想要攻打鲁国,也向晏婴询问这件事,晏婴还是反对。首先是因为鲁国国君爱好礼仪又受到百姓的拥戴,国家安定上下和睦,去危害这样一个安定的国家会使自己陷入困境;其次,国君治国有道,国家安定和谐,这样才可以去讨伐残暴的国君。景公接受了晏婴的劝谏,没有攻打鲁国。值得一提的是,齐景公总是虚心接受劝谏,其在位五十余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