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政治论文:“去政治化”主张时机未到

来源: 2018-01-18 11:59

   一、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概念与重新梳理

  1、何为第二代民族政策

  现在大多数人理解的第二代民族政策是由胡鞍钢[1]与胡联合[2](以下称"二胡")以及马戎[3]提出来的民族政策思路,这个思路倡导推行淡化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推进中华民族一体化和国家认同的政策。

  第二代民族政策是针对第一代民族政策而命名和提出的,其强调培育新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自从马戎提出应将现有的56个民族改称族群、族群问题应"去政治化"和"文化化",胡鞍钢、胡联合提出中国的民族政策已从第一代向第二代转变以来,批判之声不绝于耳,批判文章迭出。

  2、二胡的观点不等同于马戎的观点

  我们关注将民族政策划分为一代和二代的提法,也就是关注这个符号本身的同时,更要审慎符号所统领的概念体系和理论。

  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是以民族及其成员身份为制定政策的受众或样本的,马戎教授的主张与二胡的倡导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从来没有说自己属于二胡的第二代民族政策一方,也没有提过自己的观点与此有关,但是目前许多人把这两者混为一谈。

  马戎提出的"去政治化"和"文化化"主张是从普世价值、全球化视野、政治现代化等维度考虑的,这并不是说要将少数民族只变成文化符号,也并非要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而是要给他们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完整的公民权利。[4]

  对于在现代化过程中受到损伤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当然还需要专家、学者去调查整理各个族群的文化,并予以记录,使其进入文化基因库,为文化的多样性保有一份样本。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逐渐消失,代之以标准化的现代用品、现代观念、现代习俗。我们在科学技术、制造工艺、交通通讯、金融股票、教育制度等许多方面必须要进入现代化、甚至全球化,但是在文化生活、精神世界等方面,我们还需要特别珍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努力保持这个地球上的"文化多样化"。

  现在民族理论界有一种简单粗暴的理解,认为去政治化就是将民族与政治割裂开来,反驳称"民族问题怎么能与政治无关呢"?

  事实上,马戎教授是将民族(族群)的政治化、文化化程度视为连续统,也就是一个连续函数图谱上的程度变量,所谓"化"只是一种趋势、导向而非引向绝对化。从逻辑上说,如果能论证马克思主义不排斥普世价值、历史上(特别是变局时)西方民族理论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全球化能使西方理论能对中国产生影响、中西之间需要对话交流,那么我们就应该认真考虑中国未来的民族(族群)政策导向问题。

  所以笔者认为按照目前学术界对第二代民族政策的界定,是既包括二胡的主张,也包括马戎教授的"去政治化"的主张的,自认为不妥,所以在具体分析的时候,要分开来谈。这里笔者首先梳理与总结了对于二胡和马戎观点的赞同与批评的主要观点,然后想从马戎教授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思考。

  二、对马戎"去政治化"主张的思考

  马戎教授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读者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者不愿意理解我的观点,而且彼此考虑的问题其实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笔者通过阅读许多相关的评论文献,也得出类似结论。所以下面笔者首先来梳理一下基本概念。

  1、族群和民族概念的梳理

  族群是指由共同语言、宗教、信仰、习俗、世系、种族、历史和地域等方面的因素构成的社会文化群体,民族是"政治化"了的族群,强调政治权利并将其制度化,是一个稳定的政治实体。[5]

  马戎教授所提倡的学习他国的经验,用"族群"的概念取代"民族"的概念的本意是去政治化。

  2、文化化

  "文化化"是相对于"政治化"而言的,马戎教授提出这个概念是为了看清我们民族差异在何处的问题,以此能更好的对待民族差别。而马戎提出"文化化"的本意在于探究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差别应当主要是应该被看作是政治权利的差别还是文化差异。马教授想强调的是,我们在政治上都认同中华民族,都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身份--应当把这个认同看作是最基础、最核心的认同。

  3、"去政治化"和"文化化"指引方向

  第二代民族政策中马戎教授提出的"去政治化"和"文化化"的思路,一方面确实能够起到加强国家认同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通过去政治化、加强文化性来指引了方向,但是由于第一代民族政策引起的许多问题和路径依赖的原理,这一政策在现在提出未免过早。

  笔者并非赞同第一代民族政策,但目前的民族政策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确实也涉及政治层面上的问题,所以去政治化的道路任重道远。

  三、结语

  二胡观点的表现在于淡化多元文化的氛围,强调一种普遍性的国家认同。第一代民族政策确实使用了外在的力量,尤其是政府的力量。马戎教授提倡的"去政治化"、"文化化"的主张,笔者十分赞同,但是认为时机未到,或者说,需要等待这一过程在各民族地区的深化,然后才能使用一些政策上的改变。这不光符合国人求稳的心态,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历史性规律。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