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生活》真正成为孩子社会生活的指引
《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是截然不同的。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教师在实现这些不同的角色的同时也提高了与儿童互动的质量,促使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中国论文网 /1/view-12330636.htm
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生活作为人的生命世界,不同于观念世界。培养“热爱生活”的学生,实质上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从小懂得珍爱生命,积极愉快地生活,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怎样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当孩子在学习、集体活动及课外活动中所取得的一丁点儿成绩,作为品德与生活的老师应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真诚的语言给予孩子适当的表扬、鼓励,使他们能够更积极参与这种活动。像这样师生间的积极互动,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因此,我们应该俯下身子来,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新、求知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现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充满人文精神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生心情愉快、敢想、敢说、敢问,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寓有生命的个性化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就是为了改变原思想品德课僵化呆板封闭的状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追求知识的主动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
三、引导学生学会尽义务、享权利
孩子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同样拥有他们所应尽的生活义务,同时也拥有他们应该享有生活的权利及体现生活的价值。在学校我们应引导孩子逐步感受到学校生活是有一定规则的,而且是每个人都必须尽力做到的义务,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是爱护班级荣誉的行为。同伴之间有困难和问题,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在家庭应启发学生知道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很多的心血,我们正在长大,要学着为父母分担家务,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有始有终地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一件事。培养引导学生体会亲情、学会感激。另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家乡建设、热爱家乡。在社会引导他们初步建立生态意识,在行为上注意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爱护花草、树木、植物,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在他们充分尽到他们所应尽的生活义务的时候,他们才可能尽情享受到生活的权利,体味生活中美好的滋味。
针对以上几点,我觉得平时在教学方面我们应该要做到:
一、做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如一年级“春天的歌”这一课中,主题是感受、欣赏春天的美好,引导儿童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现春天的生机和多彩,学习有关春天的自然常识,倡导一种愉快积极、富有创意的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指导孩子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朗诵、绘画等方式,感受春天赋予人类的无限生机。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指导,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活动,同时也在进行着与儿童的合作――与儿童一起共同建构课程。
二、注意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联系生活,在发展中生活。如“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这一课中,主题目标:体验发现大自然中的乐趣,认识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初步认识种子。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果实。因此,秋游时我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植物的变化,小动物生活的变化以及秋天的色彩,观察秋天的果实等等,让他们置身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当中活动,并用自己的方式留住大自然的美,起到宣传爱护美丽的大自然的作用。教师只有有效地安排组织把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空间,才能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生活。
三、通过强化体验活动,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体验也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我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去,如一年级上学期“我爱我家”生活主题教育的延伸和深化。单元选取学购物、进厨房、对待生病、接待客人四个方面来具体构建学生当家的过程。我从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通过开展“小调查”、“小实践”、“小擂台”“小剧场”、“小评判”“小讨论”等各种方式,从而引导儿童认识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发展能力,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打下基础。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让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形成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途径。德育必须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只有从衣食住行、玩与乐开始,帮助儿童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真正内化为孩子作为“人”的品质素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