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微探

来源: 2018-07-09 13:05

 摘要:文本细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观,正在逐渐走近我们,它是阅读教学的应然状态,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它能够比较有效的解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分析“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的弊病,本文将通过“有声朗读法”“分析关键词句法”“分析语境法”“分析矛盾法”“补充留白法”“比较异同法”等方法,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达到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中国论文网 /1/view-12330634.htm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策略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意味着读教学行为实质上是在人与人(文本)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教师要建立对话和交流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这就必须在尊重、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这正需要通过细读文本来获取。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呢? 
  一、有声朗读法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告诉我们认真、反复阅读原文,就能体会到文中的道理。阅读教学中的“读”,指有声朗读。因为有声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阅读教学应该通过有声朗读进行细读文本。 
  李镇西老师在《赞美》的教学中,诵读法贯穿始终,有单独读、齐声读、领读,诵读法的力量在细读文本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场记录者魏智渊老师听完课后发表感言“这节课,感觉最奇妙的是,在李老师朗读之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是肤浅的甚至偏颇的,但是等李老师读完之后再来问学生,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它的精神魂魄!第一次,我感受到了朗读的作用”。由此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二、分析关键词句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对于文学来说至关重要。正如叶圣陶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因此文本细读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词、句都要细细体会它们表达的作用。 
  例如在《孔乙己》这篇课文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是全文的关键句,这句话形象且概括地刻画了主人公的特殊身份,也暗示了孔乙己最终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因此阅读教学时不妨从关键字词入手,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引领学生:孔乙己为什么“站着喝酒”?“穿长衫”说明了什么?“惟一”能否去掉?由此学生逐步认识到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三、分析语境法 
  所谓语境,指的是运用语言符号表达思想时在特定的背景因素、时空条件下所形成的环境。分析和研究语境,是为了更深刻、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涵,探掘文章的底蕴。 
  如教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如果不结合当时的语境怎么能理解其“直”和“圆”的含义呢?大漠孤烟加上了一个“直”字可见无风,落日加上了一个“圆”不能说只有落日才圆,而是太阳在地平线上时才觉得特别的“圆”,使人联想到大漠的旷远、荒凉、寂静的境界。一个“直”字,一个“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所有的这些都是通过学生对课文整体的阅读,再根据这特有的情境感受到的。 
  四、分析矛盾法 
  孙绍振先生认为,“要进入作品深层加以分析,就要从天衣无缝的作品中找出差异,揭示出矛盾,提出问题。没有矛盾,就不能提出问题,也就不能揭示差异”。有些矛盾在文本中潜藏的很深,需要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本细读经验的积累,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背影》中既然“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作为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他为什么不让本来要去的儿子去呢?这是一处矛盾。引导学生把这个矛盾一解决,就不难体会文中的父亲为了儿子“勉力到了为难的地步,执着到了迂阔的地步,情深到了无言少语的地步。” 
  五、补充留白法 
  留白,又称 “虚白”,原为绘画术语,后移用于文学创作之中,指没有形诸语言文字而能使人想象得出的内容。课文中的“留白”是指课文中有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提供的“空白”,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 
  《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鲁迅在写到自己获知柔石等青年作家惨遭反动派杀害的消息时,这样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四个字和一个惊叹号,一个省略号组合在一起,独立为段,形成了一组空白意义。鲁迅这样空白化的处理颇有深意。“原来”指什么?“如此”又指什么?这个短语的语言有种张力:原来反动派竟卑劣凶残无耻到如此地步。一个“此”字描绘出鲁迅知道真相后怒发冲冠的态势。这其实也在鲁迅的意料之中,反动派什么手段使不出来啊,没想到却真的应验了!惊叹号用在此处正是作者愤怒与震惊的写照。后面紧接着出现的省略号,更是一个巨大的空白,蕴含了愤怒、仇恨和对死者的思念痛悼之情,也留下了对于中国现实的更多的思考。 
  六、比较异同法 
  比较异同是细读文本的一条简捷的通道,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引发思考。我们可以有意地将原文中的词(词序)、句(句序)、作一些调整或置换,再让学生去读一读、比一比,经过深入的思索、比较,品味不同语言文字所拥有的不同的质感,不同的情调。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雨霖铃》一课时,拿出作品的未定稿与定稿进行了比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定稿前是“执手相看泪眼,有千语叮咛”,学生们都认为“有千语叮咛”比较直白,像是日常生活离别时的嘱托,而“无语凝噎”给人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情到浓处,已经无需话语,只需二目相视,泪眼朦胧,便知对方的心意了,所以定稿后的文字更符合当时的情景。在比较细读中,学生领悟了语言的优劣,情感的深沉。 
  总之,阅读教学必须“深入”文本地进行,以文本为依据,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从细处入手,努力促成学生、教师、文本的多层次对话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迅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