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摘要】由于区域活动开放的时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人际关系,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教师应在创设共享区域的活动中精心设计,让幼儿体验游戏中合作所带来的乐趣。
中国论文网 /1/view-13049014.htm
【关键词】幼儿 合作能力 共享区域 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035-02
幼儿合作行为是基本的社会化行为,随着国家各社会对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合作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已成为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游戏是幼儿活动的最基本方式,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游戏情境在幼儿游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合作行为容易受一定情景的暗示和推动。所以教师应有目的的去营造合作环境,使幼儿身处其中,感受到合作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一、创建共享区域与培养合作能力的新构想
近年来,区域业态导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共享”,它不是在幼儿园户外场地上专设的大型体育器械及玩沙、玩水等“公共”区域,公共区域更多指的是地域空间上的共同拥有,突显的是空间的策略,强调的是空间的有效利用。而“享”,则是“享受”,“享有”,不仅仅是地域的共同拥有,更多的是时间、材料、计划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共享。因此,共享区域往往是在班�c班之间相邻的空间,或在某一宽敞、特定地点为全园幼儿,或某些班级幼儿设置的活动区域。
二、创建共享区域与培养合作能力的新尝试
区域活动由于其开放的时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人际关系,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和伙伴,更符合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如我园利用走廊、大厅、操场等公共场所设置了共享活动区域。在这里,不同年龄段、班级的幼儿可以同时开展区域活动。这种区域活动形式拓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我们通过有效的指导策略来促进幼儿在共享区域积极互动。
三、创建共享区域与培养合作能力的新境界
共享区域突破了传统幼儿园区域活动仅限本班空间,材料只属一个班级幼儿的状况,利用幼儿园特定的大型场地及班级与班级相临的区域而创设,不仅空间上共同拥有,尤其突出的是创设了幼儿与更为广泛的材料进行互动的机会。不同班级(包括同龄班级和异龄班级)投放的材料不同,不仅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减少了班与班之间投放材料的重复性,而且,由于相邻班级要共同计划区域活动,共同面对不同班级幼儿的发展特点,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的情况更多,投放的材料面更广、层次更多,适应性更强,真正实现了区域材料由过去单一、分隔到现在的丰富、共享。
四、创建共享区域引发幼儿自愿合作的新保障
共享区域,可以突破传统幼儿园区域活动仅限本班使用的弊端,可以有效扩大游戏的活动空间。让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起参加游戏,使材料、经验得到共享,减少班与班之间投放材料的重复性,减少老师的工作量。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发,可以真正实现经验的共同分享。能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当然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供材料――引发合作
材料是幼儿游戏的显性元素,而投放能引发幼儿进一步合作探索行为的材料又是教师一种隐性的指导策略。
2.创设情境――推动合作
幼儿的合作行为有时需要一定情境的暗示和推动。如在《垒高王》的游戏中,教师有意识地在区域中投放了一个“垒高王”,只见每天都有孩子进入这个区域和“垒高王”对擂,但幼儿发现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已无论超越“垒高王”时,便有几个幼儿成双结对的开始合作。一个幼儿负责维护“地基”,一个幼儿往上垒高,最终合作超越目标,充分发挥情境的暗示作用。
3.设定规则――保障合作
首先我们设计了从玩法上必须建立在合作行为基础上才能实施的游戏,合作是游戏的关键和灵魂。
4.引进竞赛――体验合作
通过游戏的竞赛性让幼儿知道原来几个人的游戏比一个人的游戏更有趣,几个人的智慧比一个人的力量更强大。只有让幼儿在合作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和愿望。并且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评比强化,评价哪一组幼儿合作完成的速度最快,合作完成的成效最好。孩子们不仅要完成自己份内的任务,还要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夺得荣誉。在竞争中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合作,激发幼儿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