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美好生活教育的人性假设
【摘要】无论是何种教育理论,都应该将对人性的假设与认识作为基础。我们之所以对教育目的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其实也是因为对人性假设与认识的不同造成的,不同的人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事业者对教育方法的选择。只有对人的本质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才能做好对大学生美好生活教育的工作,人性化教育是目前教育界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美好生活教育的探讨,深入的分析了教育中的人性假设问题。
中国论文网 /1/view-13049009.htm
【关键词】大学生 美好生活教育 人性假设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032-01
社会上不同的学科都有着自己独有的人性假设,这些人性假设并没有受到严格的证明,只有在社会实践中经受时间的检验,人性假设才有可能成立。人类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必须要做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一个假设,这是教育实施的重要前提。大学大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组成的,对大学生美好生活教育的人性假设必须要依照现实。教育的长久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自身独立的教学视角和教学方式,这其中也包括对自己特定的人性假设。
1.概述人性假设
人性假设是基于人性的复杂度而产生的。人文科学一般会将人性假设设置成“公设”,依靠人性假设来推导出某方面的完整理论体系。社会上对人行为进行分析的逻辑起点就是人性假设,在教育方面,人性假设的存在至关重要。大学美好生活教育的教育理论基础就是人性假设,通过观察不同的人,制定出不同的人性假设,再根据多样的假设确定教育理论、教育价值观和教学方法等。
人性假设源于人们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人性的善与恶不仅是对社会人性的总体概括,还是时代中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人性预设。孟子的“性善论”主要是依据人性本善的观点来验证人类历史的向善主义,而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则是依据人性本恶的观点来论证人性改造的必要性。另外,例如英国的霍布斯,他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研究了人性的变化,提出了人性本自私的观点,霍布斯认为人类都是自然创造的,人的欲望和感情铸就了人性,而利益则是驱使人性的主要动力。其实这些观点都没有绝对的对或错,每个人对于人性的理解都不相同。无论是教育方面还是其他方面,人性假设的出现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大学美好生活教育的人性假设
2.1不同的人性假设会造就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有知识的年轻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建设者。教育价值的终极目标就是将学生每个人的发展可能性无限放大。人性的自然属性非常珍贵,它在学校的教育目的方面为教育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教育就是将年轻一代社会化的过程,由于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不一样的特性,所以教育者必须要探究出一套融合了各种情操和观念的教学体系,尽可能的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大学和初高中不同,大学中的受教育者来自世界上的不同地方,因此他们的信念、习俗、学习习惯等也都不一样,针对此现象,教育者更应该积极的做出人性假设。大学生美好生活的教育需要依靠人性假设来完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生活化的教育可以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其实教育并不是为了学生以后的美好生活打基础,教育的本身也应该是一种美好生活,只有让学生沉浸在教育的轻松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
2.2不同的人性假设会造就不同的教育原则以及教学方法
教育必须遵循人类本性的�l展规律。不同的人性假设能够导致不同教育方法、教育原则的出现。崇尚性善论的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帮助恢复人先天的善良特性,因此,强调学校对学生主观修养要特别的重视,而崇尚性恶论的人则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帮助人改恶从善,因此,在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对学生外在的锻炼和改造要特别重视,尤其是在强调学生的主观努力方面,学校更应该为学生制定出一系列教育方案,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成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精神、社会和自然属性的共同发展。人性化教育是目前教育界最为提倡的教育原则。一切教育都是基于人性假设的,为了让大学生成为独立的价值主体,教育者必须要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的人群,在这期间,学生也应该认清学校与社会的差异,辩证的看待周围的环境,寻找自己的美好生活。
3.结束语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是建立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上的,对人性的假设不同,也会导致不同教育价值观的出现。本文对大学生美好生活教育的人性假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可以为更多的教育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