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引导研究
[摘要]当前手机移动端社交媒体是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介。面对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交媒体,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和措施相对不足。本文分析了社交媒体和文化认同的特点,总结社交媒体环境下文化认同管理困境,提出了提升社交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引导和管理的途径。为高校和政府部门进行文化认同的引导、提高文化适应、文化融合提供参考借鉴。
中国论文网 /4/view-13078040.htm
[关键词]社交媒体;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8)03-0084-06
文化认同是对文化的一种倾向性共识与认可,目的在于取得文化上的归属感。[1]43-48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在多文化并融的社会中,自身民族母体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异,可能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与社会上的不适应,从而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的选择,因此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将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长远发展。社交媒体是互联网新媒体中最主要一类,它的用户活跃度、高使用率和传播特性,决定了它可以作为除教师课堂之外的重要传播引导途径。中华文化认同的引导、管理并不能简单等同于网络舆情管理、危机管理、突发事件管理,需探索社交媒体环境下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社交媒体优缺点
(一)社交媒体的优点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使用者可以以多种形式分享新闻、感受、经验和观点。[2]21-29微博、微信、QQ、陌陌、博客、贴吧、知乎、豆瓣等都属于社交媒体。当前社交媒体传播的内容、对象、速度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传播内容以富媒体形式展现个体的主观性。社交媒体传播内容可以是文字、有含义的图形、符号、图片、短视频等,内容长短不限,是一种复杂多样的多元表达方式和多媒体综合信息、新闻载体。社交媒体的评论功能增加传播内容的个体主观性,使得话题的互动和关注度也更高,讨论呈现自主性、开放性、民主性、价值多元化等特征。
第二,传播对象群体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凝聚性。社交媒体以强、弱关系为纽带建立朋友圈,其传播是新型人际传播模式和群体模式;社交媒体平台种类繁多且内部又存在圈层区隔,传播节点位置难以确定;传播可以线上线下交叉进行,实现一对多或多对多、多场域混合交叉传播模式,这使得传播秩序相对混乱。微信朋友圈相对狭小封闭,传播对象主体相对复杂且具有虚拟性,使得个人缺少约束性。社交媒体的参与式传播使得信息呈现不完整性,同时易形成极端化、情绪化现象。在信息爆炸下谣言盛行,成为情感宣泄的重要载体,非理性情绪易导致群体极端化。
第三,传播速度快、周期相对短。社交媒体快速的转发功能使得传播碎片化、随意化、快速化。社交属性提升了扩散速度及扩散的随机性、方向随意性、影响广泛性。但社交媒体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初期内容的萌芽与形成以碎片化议题窄化定向传播;中期在不同的场域之间交叉循环渗透,传播过程中次生信息撕裂舆论共识;后期随着话题兴趣转移、热点反复唤起传播消退。[3]836-846
(二)社交媒体的存在问题
社交媒体在传播方式上具有诸多的优点,也形成了新的问题:
第一,社交媒体中使用的符号、图片、语音、视频难以在技术上进行监控。传播内容在传播时,为达到传播效果在凝集精华的同时,容易被夸大或断章取义。社交媒体传播碎片化信息导致认知片面性,而社交媒体除文字外的其他表达形式,如语音、视频等,由于监控的技术困难形成监测盲区。
第二,社交媒体群体性使得传播容易形成小圈子不利于管理和引导。网络的虚拟性使其丧失社会责任感。网络信息不实、不良信息导致谣言泛滥,在爆发群体性事件时往往失去理性。社交媒体的私密性、扁平化传播造成信息过快、过剩,使得政府或高校的弱焦点的传播信息失效。
第三,跨时空跨平台移动共享信息,社交媒�w影响力显著提升,个体事件向群体社会转化。舆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突发事件传播国际化程度加深,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偏激或争议的观点抵达率强化纵深性,而意见领袖广泛存在频繁介入突发事件信息传播。
第四,社交媒体的理论思想滞后而实践超前。社交媒体的使用方式、操作形式、交流方式不断地针对用户群体进行改进、调整、升级、优化,但是相关的立法研究滞后于技术发展,应对处置滞后于社交媒体的发展。
二、社交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
(一)文化认同特点
崔新建提出“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文化倾向的共识,以使用相同文化符号、遵循共同文化理念、秉承共有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并由此产生深层心理积淀。[4]102-107文化认同包括对文化符号的认同,如民族接纳、文化认知;对文化身份认同,如民族归属、族物的喜好;对文化价值认同,如宗教信仰、社会俗约。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本质,文化认同强调民族成员身份的归属和意义的探寻。[5]189-193文化认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赵科等研究表明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生涯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Career Maturity)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6]418-425但是不同文化认同类型存在不同的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推进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受到现实环境与社会因素影响,处于冲突和复杂的时代境遇中。一是西方文化思想价值取向、经济全球化弱化民族文化意识;二是多元化冲突引发民族文化认同的失衡,社会上重利益的文化导向影响价值取向;三是传统教育模式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学习贫乏,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意识淡薄;四是网络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不良影响,网络脱域化效应导致认同缺失,网络文化的虚拟化导致文化认同具有虚拟化色彩;五是政治认同对文化认同的渗透和干扰,在互联网的社交媒体中提倡平等、民主、自由,政治认同的传播更容易撕裂文化认同。 王霞等调研新疆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程度,研究显示总体上对中华文化认同度较高、语言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强化高校教师立德树人意识、运用创新形式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7]38-41尹旦萍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较高,但情感、意志和践行上却存在缺失。[8]41-45 黄秋燕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内容也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既有趋同又有离异、对其他民族接受程度对其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产生影响。[9]101-102 张京玲以藏族、壮族大学生为例进行研究,发现藏族在整合和同化态度上显著低于壮族大学生,两个民族对感知主流文化群体对他们的态度有所不同,壮族态度更积极。持有违背于本民族意愿的态度将不利于其心理适应。[10]10-12 杜春蕾对蒙古族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其群体文化认同与社会发展存在隐性断裂。[11]5-8
三、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及管理困境
(一)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
社交媒体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交范围、提高社交技能、获取新信息,满足求知欲。方元等以西北民族大学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调查了藏、回、蒙古、维吾尔、壮等26个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出社交媒体是其形成校园舆论的主要渠道、直接影响舆论形成、会对意见发表产生作用。[12]25-27 王霞研究提出社交媒体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构筑边疆文化安全屏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13]78-81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主要表达方式,传播的一些民族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舆论价值定性影响大。因此,基于社交媒体的中华文化认同建构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继承和传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网络社会的良性发展、抵制极端思想渗透。基于社交媒体的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社交媒体环境下中华文化认同的管理困境
随着对文化认同认识的提高以及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数量的增多,社会和高校对于社交媒体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有研究、有举措,但很多研究建议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不具有操作性最终难以落地。
第一,社会和高校强调舆论引导,重视、着力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但是缺乏对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有效引导。例如,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普遍较低,行为观念容易受到社交媒体舆论的影响。为了提升中华文化认同管理,部分学校要求教师加入学生社交媒体群,便于管理和引导,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且难以有效覆盖数量及种类众多的社交媒体;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技巧不足的问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于一些观点积极的意见领袖,在重大事件发言不及时、言论容易被突发海量信息淹没,没有发挥预期应有作用。
第二,高校由被动处理转变为主动组织管理,但是管理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互动性、时效性、连续性。很多高校建立微信公众号,或��公众群进行传播,但是这种广播模式互动性差,难以引起注意,且因为导向性过强而更加容易引起逆反心理,从而被大学生排斥。高校主动管理中,总体呈现重“发布”而轻“互动”,重“形式”而轻“质量”的管理表面化、形式化、流程化。
第三,建立起初步的管理体制机制,但是不健全、配套管理投入不足,高校运用能力不足。学者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机制进行了探赜,[14]150-155)提出高校建立的各种管理机制。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机制至少包括理论认知机制、情感认同机制、信念形成机制。而中华文化认同的制度保障机制包含监督监管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和激励引导机制。但是管理机制运用缺少统一规划管理,且管理理念与管理行为要素不符。出现一些大学生应急事件等紧急状态时,高校各部门权力界限不明晰,最终使得一些管理措施失去可操作性。
第四,尝试掌握社交媒体中文化认同传播影响的主导权,加强舆论监督引导,但对社交媒体功能认识不全,对其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在互联网工具的快速创新和变化中,现有传播学的理论都难以有效地解释互联网中产生的现象,[2]21-29 高校在文化认同的管理中,面临社交媒体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不强,传播环境适应力不足,技术瓶颈下的传播受众体验不足。少数民族高校缺乏专业的社交媒体舆论引导队伍。政府社交媒体舆论引导缺乏主动性。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提升途径探索
(一)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文化认同意识形态建构基础
文化认同可以涵盖多个领域,如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少数民族自有文化、西方文化。高校文化认同的管理教育首先需要明确中华文化认同引导、管理的核心理念。张宗峰、焦娅敏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以语境共享、视界融合、文化涵化,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舆论引导、传统滋养体验,建立有效的认同方式,使文化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为行。[15]57-62梁红营分析意识形态安全、宗教文化安全、文化产业安全,提出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关键,促进新疆文化安全。[16]89-92 林彦虎提出文化认同过程是文化交流过程,也是文化传播过程,更大程度上是文化流动过程,提出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上升为民族文化认同的主导意识形态。[17]103-110 苏泽宇提出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基础不仅是个体成员认同的重要条件,也是民族共同体凝聚的群体说明。[5]189-193 本文认为在充分尊重文化流动性的基础上,强化中华文化认同的稳定性,基于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底蕴,建立统一的价值观认同,以语言文化认同为基础,把各民族宗教文化主观认同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融合发展。
(二)尊重科学规律,树立正确的引导理念
中华文化认同建构过程中,需要树立教师或高校管理人员正确的引导理念。基于社交媒体相关的基础学术理论,如传播模式、自组织理论、知识沟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价值累加理论、相对剥夺论、阶段分析理论等,尊重科学规律、树立正确的引导理论,保证围绕中华文化认同做正确的事。 第一,引导理念强化中华文化认同的危机意识、服务意识、超前管理意识,注重高校师生理念和意识培养。第二,树立高校中华文化认同管理的新理念,现代传播理念、常态化管理理念、信息引导共振理念。管理目标从“维稳”转向“融合”,管理的思路从“堵”转向“引”、�ξ幕�认同不判断对错,以疏通为导向。第三,重视中华文化认同管理主体建设,紧跟社交媒体发展步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针对教师团队的理论、技术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和交流技巧培养,掌握各类社交媒体的使用。第四,重视长效人文关怀机制的建立,管理的对象注重线上线下的结合,从信息转向人。避免采用危机事件的即时处置的惰性管理思维和方式,管理的过程从间歇转向持续。
(三)围绕文化认同层次链,建立建全管理机制
中华文化认同的外部促动制度保障机制,包括监督监管、法律保障和激励引导。管理机制的建立,应立足于正确和长远的定位,不应采取短期化的管理机制。苏泽宇提出文化认同选择与自然认同、强化认同和理解认同的层次链接具有重要的联系,[5]189-193 因此围绕自然、强化、理解的层次递进,遵循符号、情节到价值链接的层次递进,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信息公开透明、客观,坚持有效引导原则,健全闭环式的管理机制。
第一,建立中华文化认同管理的引导机制,加强建设专业正式组织机构,完善文化认同管理硬件建设,健全信息技术保障。第二,建立中华文化认同提升的保障机制,完善网络信息管理的法律保障等法制建设;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第三,建立和完善社交媒体文化认同管理机制闭环。完善和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传递机制、协调机制、处理机制、汇集机制、信息分析与研判机制、反馈机制。针对不同的传播阶段的特点,加强分段式管理。第四,建立文化认同网络预警、提升应急机制,建立管理安全阀。
(四)围绕文化认同内在动因,摸索可行的中华文化认同提升方法
文化认同的内在动因是心理认同机制,包括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信念形成。杨渊通过调研四川部分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情况,提出具体的策略:培养和树立多元文化观、激发民族文化学习动机、探索传统教材改革、鼓励推行双语课程、开设民族文化赏析课程、创设校园民族文化学习氛围、开展“民族文化行”社会实践活动。[18]50-52本文结合社交媒体特点,提出如下策略:
第一,培育治理能力,壮大非政府组织,加强用户自律。创新中华文化学习模式、教育方式,实现与社交媒体的有机融合,借助社交媒体开展各类中华及民族文化结合的主题活动。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学习的新媒体课堂,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形式的阐释与实践。举行中华文化认同的体验活动,将学生从互联网的虚拟环境更多地引导到现实环境,通过各类的中华文化体验和交流活动,提升中华文化认同的效果。
第二,合理使用和应对社交媒体的社会动员力。报纸强调信息深度,电视以声音、画面为主要表现形式强调信息真实度,社交媒体强调信息互动、新颖。整合传统及社交媒体资源增强传播效果、重视媒体协同、媒体资源互补,重构中华文化认同机制。文化认同采取主动发布、及时跟踪的方式来面对社交媒体危机传播方式,发挥媒体责任共担。借助社交媒体工具,不断创新管理工具。微信提供公众平台安全助手、辟谣助手,借用民间辟谣机构或第三方进行谣言的识别和管理。高校需要加强与各类社交媒体公司的沟通交流,结合各社交媒体的一些舆论管理规范和规则,如《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一旦发现管理的社交媒体,出现相关的一些舆论现象,及时地与各社交媒体进行沟通,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高校充分的借用和借鉴这些工具和方式,发挥更多人的力量完善管理。
第三,借助大数据技术变传统信息管控为科学合理的信息利用。社交媒体是一个庞大的数据源,集合了海量的交互信息,高校需要建立大数据思维,从预警到最后的反馈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通过对社交媒体大数据的分析,更准确地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社交习惯、焦点等行为规律,从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有效的影响和引导的方式、方法。
(五)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责任意识、网络道德意识
第一,通过中华文化认同学习平台建设,丰富大学生中华文化的学习路径,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和道德意识。找准文化认同教育的着力点,拓宽文化认同教育渠道,以中华文化为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机制创新。例如,加强中华文化主题网站建设,创建适应高校特点的校园媒体平台;创办高质量的民族语言网站加强中华文化舆论引导;优化传播对策,选取真实的、身边的故事,而非过于正面或负面的案例。
第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现实生活中的校园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虚拟社交网络环境。王霞以新疆高校为例,提出坚持“一体”文化认同核心、确立“多元”文化并存共识,作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价值取向。[12]25-27 通过校园线下活动,如参观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历史遗迹,加强对中华历史文化认同教育,培养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优秀人格。
第三,从舆论形成根源进行管理,抓住舆论工作和话题的主动权。方元等研究民族大学校园环境的舆论形成,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特点以及校园环境,将舆论形成过程分为初始阶段、持续阶段、整合阶段、衰退阶段。[11]5-8 网络舆论热点话题多数是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直接利益,通过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确立法律信仰,围绕四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对一些舆论进行引导和管理。国家网信办拟定了《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依法依规管理,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引导发挥群主负责制,提高责任意识。
第四,高校要内部激励,外部整合资源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高校对内应该认真贯彻政治理论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华文化类课的学习,激发辅导员、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社交媒体为平台积极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改善语言和学习环境、就业指导。对外要利用专业的社会化服务机构,把中华文化认同的引导内容创造、建设、维护更新进行外包,而不是单纯依靠自身完成,尽可能服务教育形式。 五、结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该民族的优秀人才,是其民族文化传承和繁荣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认同可以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传播和了解,促进少数民族社会融合。利用社交媒体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态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管理部门、原有居民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或减少适应过程中的阵痛,提升其社会融合的成功机率,提升其融入主流社会的速度和深度,促进民族关系向更为和谐团结的方向发展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