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住院保胎孕妇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2
1 前言
在胎儿足月前,孕妇出现流产或早产征象,都会引起不良情绪反应,从而影响孕妇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能降低子宫的张力,改善母儿血液循环,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提高保胎效果。目前国内对孕妇睡眠质量的分析多集中于产科门诊孕妇,对住院期间尤其是住院保胎孕妇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睡眠质量及其影响,现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12月在某医院住院保胎,怀孕28-36周,住院3d,经B超证实胎儿无先天性疾病或畸形、无羊水过多,过去和现在无严重神经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年龄18-38(273)岁;孕周28-36(33.252.16)周;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6例,高中或中专51例,初中40例,小学6例;其中胎膜早破40例,合并前置胎盘20例,双胎10例,其它原因53例。将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干预组(62例),两组年龄、孕周、病情、病程,用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
2.2.1 对照组 入院后予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
2.2.2 护理组 干预组的孕妇入院后为每位患者配备责任护士,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音乐疗法,严密监护母婴状态,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实施个性化护理,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等护理干预措施。
2.2.3 调查方法 入组的保胎孕妇由经过系统培训的责任护士分别于入院后第3天及出院�r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保胎孕妇孕妇的睡眠质量测评,使用统一指导语,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23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2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3 结果
3.1 两组入院第3天、出院前PSQI评分比较见表1。
3.2 两组孕妇保胎效果见表2。
4 讨论
4.1 住院保胎孕妇的睡眠状况
睡眠是人们非常重要的生理需要,而妊娠晚期睡眠质量差是孕产妇常见的主诉,主要与孕妇在妊娠晚期,身体和心理均发生巨大的变化,不仅体型变得笨重,各脏器因受压而影响功能,神经内分泌也发生变化,导致睡眠障碍。住院保胎的孕妇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在住院保胎孕妇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中主要是担心胎儿健康等导致焦虑和孕妇入院后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是引起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孕妇往往会担心保胎失败导致早产,胎儿的安危及早产对胎儿智力的影响,如保胎治疗用药会不会对胎儿及自身带来不良影响而引起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容易引起难入睡、易醒、心悸等不良反应,导致孕妇睡眠障碍;另外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入院后短时间内对医院环境特别是噪音很内适应,诸如新生儿的哭声,产妇的阵痛呻吟声等,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的说话声,脚步声,病房呼叫器的铃声,厕所冲水声均干扰孕妇睡眠。其他如床和枕头的高度不适,病室内灯光等也影响孕妇睡眠。因此,应根据孕妇睡眠障碍主要影响因素给予疏导、解决。
4.2 护理干预对住院保胎孕妇的影响
4.2.1 护理干预可提高保胎孕妇的睡眠质量 本次研究显示,住院期间干扰孕妇睡眠的大部分因素是可以有效控制的,通过责任护士全方位的评估孕产妇的引起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如保胎孕妇最担心胎儿的健康问题,通过多讲解早产的相关知识及介绍保胎成功的案例,鼓励孕妇多与其他患者特别是保胎后成功分娩的患者多交流,使其保持乐观的情绪,从而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改善睡眠,提高治疗效果。孕妇入院后,责任护士应该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同室病友,尽快消除其对环境的陌生感。责任护士根据调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对保胎孕妇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指导孕妇多听慢节奏、中低音调、旋律柔和、具有放松效果的轻音乐或胎教音乐,缓解紧张及焦虑的心理状态。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且与心理和社会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对此类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其心理与社会环境达到统一,最终达到心理稳定和躯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从而改善睡眠。本次调查显示,两组孕妇的出院时PSQI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