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2
妇产科手术非常容易在腹部切口处继发感染,是对疾病治疗过程,同时也是对身体损害的过程,腹部切口形成创伤很难短时间恢复,需要加强日常护理,以将患者疼痛度减轻,将焦虑、抑郁情等不良情绪消除。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90例,对腹部切口密切观察与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9.5±3.2)岁,剖宫产手术21例,子宫切除手术8例,子宫肌瘤摘除术1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41岁,平均年龄(33.5±4.1)岁,剖宫产手术19例,子宫切除术15例,子宫肌瘤摘除术11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接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用药、饮食指导、基础病房护理等,术前备皮、术中引流以及药物更换、术后抗感染。具体方法为:
1.2.1 术前护理。术前依据患者病情以及切口大小,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进食困难、老年患者需要与营养师以及家属配合共同制定营养方案,确保患者在术前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帮助提高免疫力;告知患者术前7h需禁食、禁水,术前2天进行1~3次灌肠。
1.2.2 术后护理。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休息,每天都要进行切口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存在感染、发炎、红肿等[1];正确应用腹带,保证适宜腹压,以帮助切口更快愈合;切口护理上,需对切口张力进行观察。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1)切口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切口张力大小以及渗出液颜色、总量,加强对肥胖以及过度消瘦患者的切口观察;取卧位平躺,将针头抬高30°左右,双下肢处垫一软枕,双手可轻按腹部及两侧;多补充电解质、水、维生素,必要时可行肠外营养供给,特殊患者(肥胖、消瘦、老年患者)可用红外线照射切口,促进切口血液微循环,可将红外设备距切口10~30cm,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防止出现液化的切口脂肪,如出现切口开裂需及时告知医生处理,适当给予微波治疗,可促进切口愈合,抗炎、杀菌。[2]
(2)心理干预。术后切口疼痛易引发患者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需要护理人员配合家属加强心理疏导。可采用沟通方法,告知患者必要的治疗过程会有一些不适应证,介绍本院的治疗技术以及医师的主治经验,消除疑虑,缓解心理压力;采用音乐疗法,放松身心,在病房或者休息室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身心,转移疼痛感知。通过实施心理干预让患者以更加饱满、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有利于病情恢复。
(3)疼痛护理。腹部切口不仅容易激发感染,更会反复疼痛,疼痛度与患者性格以及身体强弱有关。
1.3 观察指标 应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表(HAMD)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