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2
前言
脑出血是脑卒中第二常见类型,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占20%-30%[1],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急性期病死率达30%-40%[2]。为了解除气道梗阻、防止呕吐误吸、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等目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需行气管切开术,近年来气管切开术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气管切开后,可增加微生物侵入呼吸道风险,导致肺部感染、气道损伤、脑损伤,影响预后,同时患者安全事件也时常发生[3],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4],因此如何增加患者的安全性及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现从以下12方面阐述:
1 护理环境
确保病房干净、整洁,定期开窗通风,严禁摆放带有粉尘挥发性的物品,借助紫外线进行消毒,保证室内温度处于20-25℃左右,室内湿度处于40-60%左右,并对病区的安静进行保证,要求护理人员在进出病区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谢绝家属陪护,并限定对患者的探视时间[5]。
2 加强监测
定时对气管切开患者的神志、瞳孔、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进行监测,对其肢体活动等情况进行了解,密切观察患者的脑疝先兆以及颅内再出血症状,若患者出现危重症状的先兆,则应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处理[6]。
3 体位
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多数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其痰液较难吸出,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定时翻身、拍背,从而促进痰液的排出。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将患者的床头适当抬高,在30°-40°左右[6]。
4 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
使用止血带外套扁平带固定气管套管,可以使扁平带保持干燥、清洁,同时还能使固定带对颈部的摩擦减少,调整好系带松紧度,以固定好不脱落为宜,保持系带平直,避免打结[5]。
5 气囊护理
气管导管上的防漏装置就是充气囊,应用这一装置目的是将导管与气管壁严密性增强,防止渗出物或者呕吐物顺着导管进入肺内,还能防止漏气,使用器械通气更加安全。因气囊压力过大会引发气管瘘或者狭窄,为此,使用“最小封闭压力(MOP)”可有效维持潮气量与血氧饱和度稳定。使用气压计对气囊压力测量,压力控制25-30cmH2O[5]。
6 气管切开处的清洁
密切观察切口水肿、出血、套管移位、堵管、脱管等情况,确保气道切口干燥、清洁,按照分泌物量及切口敷料的具体清洁程度对敷料进行更换,借助碘伏消毒切口周边皮肤。
7 强化气道湿化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可使用加热器湿润呼吸道,通气时间>65h,对于有粘稠分泌物或者气道灼伤患者,可将通气气流相对湿度与温度提高,帮助咳痰,保持呼吸道舒适性[5]。非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雾化吸入法:氧气驱动,雾化时氧流量控制在6-8L/min,24小时持续泵入灭菌注射用水,根据痰液的浓度进行适当调整,以此保障患者气道湿润[7]。对血痰、痰痂形成者合理利用碳酸氢钠,将气道堵塞的机率降低。
8 吸痰
吸痰前后均予高浓度氧2-3min。吸痰�r选择合适的一次性吸痰管(密闭式吸痰管每24小时更换一次),调整适合的负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动作轻柔,一边吸一边提,进行左右旋转,严格把握吸痰方法和时间,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s以内,不能连续吸痰3次,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从而避免出现血压波动明显的情况。将患者口鼻腔内以及气管内存在的分泌物完全吸出,保证患者在吸气时可以使得肺部充分膨胀[5-6]。
9 强化口腔护理
对患者的口腔PH进行测定(口腔正常PH:6.67-7.1),根据患者口腔内具体的PH值进行清洗口腔:1、偏中性时,使用生理盐水、复方硼酸溶液、0.02%呋喃西林溶液;偏酸性时,使用1%-3%过氧化氢溶液(适合口腔感染,坏死组织者)、1%-4%碳酸氢钠溶液(适合于真菌感染者);偏碱性时,2%-3%硼酸溶液(抑菌作用)、0.1%醋酸溶液(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
10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温和言语主动与患者交流,保持良好护理态度,了解其内心压力来源,向其耐心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和气管切开治疗的重要性,给予心理抚慰,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
11 强化堵管和拔管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及时拔管,一般于堵管24-48小时后,若患者病情稳定予拔管。拔管前需先做好相关堵管护理,准备好抢救物品,拔管后用油砂覆盖伤口,定期更换[8]。
12 加强学习及交流
重症病房及头颈外科外的护理人员,对气管切开护理的安全及有效护理,常常缺乏相关的经验、知识及自信,有经验的气管切开专护人员,可减少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再次入住重症病房的可能性,甚至减少总的住院时间[9]。所以护理人员间应加强学习及相互间的交流。
结论
气管切开术是当今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重要性日趋明显。因此如何利用好这项技术,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意义非凡。其中对于气管切开的护理是重要的一面,我们应当把它做细、做好,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比我们做得细,做得好,他们很重视多学科合作团队(医疗、护理、呼吸理疗师、语言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等),他们设置好一套完整的气管切开护理体系、重视学习教育,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
参考文献
王宪荣,冯华.使用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12-515
贾建平.精神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7.
McGrath,B.A.and A.N.Thomas,Patient safety incidents associated with tracheostomies occurring in hospital wards: a review of reports to the UK 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Postgrad Med J,2010.86(1019):p.522-5.
Klemm,E.and A.K.Nowak,Tracheotomy-Related Deaths.Dtsch Arztebl Int,2017.114(16): p.273-279.
卜云and江颖子,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当代临床医刊,2017(06):p.3561+3578.
邱焕昀、刘立平、黄新欣,et al.,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中国医药科学,
卜祥菊,不同人工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病人湿化效果对比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01):p.83-84.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