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部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的对照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10例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本院接收的手足部骨折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以及考察组各55例。参考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20~38岁,年龄平均值(27.4±4.7)岁;骨折程度:重度骨折7例,中度骨折16例,轻度骨折32例;骨折类型:手部骨折31例,足部骨折24例。考察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范围在22~39岁,年龄平均值(26.7±5.3)岁;骨折程度:重度骨折11例,中度骨折19例,轻度骨折25例;骨折类型:手部骨折29例,足部骨折26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程度、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参考组采取钢板螺钉进行治疗,首先将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工作,参照钢板的大小将骨膜剥离,将钢板置入在骨面处,然后将钢板向骨折方向靠拢,同时用固定器将钢板拧紧,最后在钢板的两侧钻取骨孔,选取相应的螺钉进行固定[2]。
考察组采取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进行治疗,首先进行给患者注射麻醉(手部骨折患者:臂纵神经麻醉;足部骨折:腰部麻醉),在折射麻醉成功后将患者的骨折折部位进行切开,利用钻头顺着骨折的垂线方向进行扩髓的处理工作,同时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然后将自身增强可吸收棒置入钻孔之中,利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3]。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病情有�@著改善;有效: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无效:患者的病情无明显改变或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21.0 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比较运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以%的形式表示,采取X2进行检验,分析多因素采取多重线性回归法。P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