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现实主义的典型

来源: 2019-02-04 15:53

 关键词:巴金;现实主义;三部曲;《家》 
  前言: 
  《家》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背景为五四运动,反映了封建与近代两个文明的思想碰撞和交锋,当时的中国处于大变革的时代,新潮的思想观念对当时的中国人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基于这个时代背景,巴金基于自身对封建大家庭的体会,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各人物形象,和封建制度的没落。 
  一、《家》的语言特点以及表现手法 
  小说中大场面的描写较少,其主要场景主要在高氏大家庭中,地理位置位于成都地区,将人物的命运与成都五四运动时期的真实事件相联系,展示了当时风云激荡的社会风貌。小说中也描述了在成都轰动一时的历史事件,如学校开放女禁、学生请愿示威运动、白话文运动等。作者通过这一连串的事件,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基于真实进行再加工、创造[1]。 
  尽管小说涉及历史真实事件,但是故事的主题还是以大家庭为中心展开,这种讲故事的手法中今中外也不少见,其中《红楼梦》就是写作技法的代表之一,巴金先生也承认《家》或多或少借鉴了其在人物与事件处理的方式。相比起前者,《家》以大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看似是在讲述一个家庭的世事变迁,同时也是在讲述一个社会制度、思潮的变化。在巴金的笔下,“家”有着更丰富的涵义。 
  例如,书中惠的婚礼上,琴说“这并不是公平不公平,应归咎于我们这个社会制度。”巴金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家庭情节发生时与社会关系保持着似有若无的联系,对婚姻制度的抨击里暗含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不满,在细节方面展示当时社会风貌。将故事情�与作者的主题思想有效结合,不需要单独在故事外作陈述,使趣味性与思想性兼具。 
  二、家与社会的联系 
  关于《家》这部小说,作者曾言借以此文宣告一个制度(封建制度)的死亡,同时这个“制度”还有还有另外一层的解读,它不单指社会制度,同时也指的是封建大家庭这个社会的基本单元。在巴金的笔下,“家”不是单纯的家庭,在某些方面也用以折射“社会”。之所以如此解读《家》这部小说,除了作者自言创作初衷外,在书中的描写也能让读者感受到高氏家族所代表社会的属性,在“吃年饭”的场景描写中,就有一段关于神龛上高家列祖列宗的画像。这样的细节代表着高家是历史悠久,具有雄厚底蕴的家族,从小说时间线上来看,它的兴衰也与国家的兴衰同步。关于高家产业的描写,各房都拥有房产和田地,在省城也有产业。由此可见,高氏家族具有其封建属性外,还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与当时民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相符合。通过上述情况,证明了高氏家族与国家的命运和发展同步,写高家的人事变迁就是写社会。 
  尽管高家在产业经营上资本主义色彩浓厚,但是偶尔显露的细节也表现了家族内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如家族内三妻四妾、买卖奴仆,建立在男性威权下的持家模式。暗合了封建时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的道德规范。 
  恩格斯对于“家”的典型意义,做出了论述:家庭、婚姻制度的产生,是伴随着男女在历史对抗中,以丈夫获得对妻子的独占支配权告终,在此基础上完成文明的演化。本身家庭的诞生或组成,就是社会分裂成各个阶级的缩影,家庭矛盾实质上就是利益和权力诉求上的对抗。或许巴金在写作时没有接触过这个理论,但是在《家》这部小说里给予读者家即社会的暗示,将两者等同看待。 
  三、高氏家族崩溃的必然性 
  上文提到,高氏家族的奔溃和破灭具有一定的新民主主义色彩,作者之所以将其安排在这一时期(五四运动前后)而非辛亥革命,其中就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彻底的考虑。而五四运动时期,安排高氏家族崩溃,主要有两层考虑,即当时的社会风气相较于清末民国初已有了较大的改变,平等、自由、民族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具备社会变革的条件和发展土壤。其次是故事发展在川西地区,辛亥革命的影响一时还未触及到四川,而过了十几年的时间,描写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崩塌就显得合情合理[2]。 
  在《家》中有一个画面描写,即觉慧被叫到祖父身前,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参加学生运动,朝气蓬勃代表着国家希望和未来的年青人;另一个是苟延残喘的老年人,寿命也将结束,代表着腐朽、老旧的制度。对于祖父的描写有“身子软弱无力”、“嘴巴流出口水”等词汇来形容,象征着昔日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人物(制度)已失去其权威,正被更先进、更年轻的人(制度)所取代所摧毁。 
  小说在书中还描写了民国时的军阀混战、四川学潮、新思想流入内陆等,这些因素都逐步去除封建制度或封建思想对当时川西地区的影响。面对风云变幻的社会,高家的强势威权已无法保持,随封建制度一同消散。 
  结论: 
  综合上述,文章基于《家》这部小说,阐述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及巴金在书中“家”与“社会”的隐喻和联系,最后延伸到高氏家族奔溃的必然性,巴金以虚拟的高氏家族与真实历史事件相结合,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风貌。 
  参考文献: 
  [1]张万仪,庞国栋.传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中国现代知识者的窘困――巴金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54-57. 
  [2]李雪华.不同性别视角下的婆媳关系――巴金《寒夜》、铁凝《玫瑰门》比较解读[J].职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03):41-42+118.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