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利率变动对农信社盈利的 影响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取消此前的0.7倍下限,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向纵深推进。本文就作为经营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的农信社,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探讨存贷款利率定价对银行盈利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为推进合理的存贷款利率定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信社 利率变动 影响 应对措施
一、利率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制度和业务上具备绝对优势,中小银行的业务规模有限,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目前,存贷款利率定价已出现多元化趋势。从竞争动力上看,利率市场化使得利差收窄,为了弥补利差损失,金融机构可能会实施以量补价的经营策略,不断扩大信贷投放,为满足存贷比要求,又会激发金融机构对存款业务的竞争。同时,利率市场化相当于为银行增加了一项存款竞争工具,银行存款定价差异化程度将不断提高。近段时间,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已推出灵活的存款靠档利率定价政策。如一年期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可以分段按不同的定期期限利率进行累计计算结息。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入,客户议价权更大,选择面更广,金融市场价格战将更加激烈,利率定价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处于举止轻重的地位,而盈亏平衡点、目标利润率是科学合理的利率定价的关键。
二、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盈利临界点实证分析
伴着利率市场化政策的逐步推进及落地,银行利率风险将趋于上升,存贷款利率变动对银行经营的影响逐步体现。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就某信用社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目前大部分农信社主要经营收入为存贷差,利润渠道较为单一,面对自由定价的金融市场,议价能力受限,利差的缩减造成盈利水平的大幅下降,生存竞争压力增大(见下图1)。
放开利率后最直接的考验,就是金融机构能否自主合理定价。定价不合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反之,则可能使业务经营无利可图。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存贷款定价机制,分析存贷款盈亏平衡点是农村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迫切需要。
2013年,某样本农信社总体利率水平如下:
假定银行各项业务规模、业务结构不变,除存贷款利率外,其余所有生息资产的生息率和付息付债的付息率均不变,用营业利润来代表银行的盈利状况,根据银行的利润的计算方式可得到以下计算公式:
P=L*RL-D*RD+C
其中P代表营业利润,L表示贷款规模,RL表示平均贷款利率,RD表示平均存款利率,C等于除信贷业务以个的其他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且C为常数,即利率变动对营业支出和非息收入没有影响。在以上假设前提下,分别分析存贷款利率变动对营业利润率的影响。
(一)存款利率上升对银行盈利的影响
2013年某样本信用社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12%,平均营业利润率为31.60 %。当存款平均利率上升 100个基点时,样本信用社的营业利润率为17.95%;存款平均利率上升200个基点时,样本信用社的营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至4.34 %;当存款平均利率上升至4.43%时,营业利润降为0。随着存款利率的上升,银行的盈利能力呈加速下降态势。
(二)贷款利率下降对银行盈利的影响
2013年,某样本信用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62%,平均营业利润率为31.60%。当贷款平均利率下降100个基点时,样本信用社的营业利润率下降至21.64 %;贷款平均利率下200个基点时,样本信用社的营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至11.70%;当贷款平均利率下降至300个基点时,营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至1.75%。当贷款平均利率下降至4.44 %时,营业利润为0,除贷款业务外的其他业务利润被贷款业务的亏损完全抵消。
为了解贷款业务利润率临界点,因此有必要从贷款本身的成本收益来分析贷款利率的下限。银行贷款的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成本。银行的资金成本主要来源于存款,2013年样本信用社平均存款利率为2.12%,算上存款准备金部分的亏损,总体资金成本为2.21%。二是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业务及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和营业税金及附加。根据成本收入配比原则,信贷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75.78%,将对应这部分的营业成本除以平均贷款余额,得出贷款的营业成本率为3.26 %。两项加总可得,样本信用社的贷款加权成本为5.57 %。如果贷款利率低于5.57%,贷款业务会出现亏损。
三、完善利率定价政策应采取措施
利率市场化对农信社来说,可谓是机遇与危机并存。但就农信社现状而言,更多是危机大于机遇。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转型,调整利率定价粗放性模式,加强经营成本本量利分析,提高利率定价精细化管理,利润空间会更会狭窄,并实实在在地演变成一场生存危机。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应对。
第一是把握基本点,夯实数据积累。加快数据库的建设,细化客户分层,做好客户建档工作。积累客户忠诚度、违约率、损失率、贡献度等数据信息,区分不同类型客户的价格敏感度,为利率定价模型的建立提供高质量的样本数据。
第二是把握关键点,建立风险利率定价机制。积极探索利率覆盖风险的定价模型机制和多种产品组合定价机制,尝试改变以经验值为主的基准利率加点法的贷款定价模式,逐步过渡到成本叠加法及差别浮动利率为主的贷款定价模型,结合经济资本回报率并引入市场资金波动因素,统筹兼顾企业、市场和银行多维度、多因素的风险收益均衡定价模型。
第三是把握支撑点,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储备、培养,强化利率走势的研判和预测,造就一支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利率定价及风险管理技术的技术性人才队伍,提高科学利率定价和掌御能力。
第四是把握落脚点,提高信息科技支撑力度。增强信息科技支撑是提高利率管理水平的牵引力,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全面成本分摊系统,完善成本分摊机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指标、利率政策、市场收益率曲线等信息,建立综合考虑资金筹资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客户贡献度等多维因子的利率定价信息系统。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及时准确评估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并通过风险控制体系及时控制和化解风险。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