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基于完善新医院财会制度 的思考

来源: 2019-03-15 13:08

 

  摘要:通过总结新医院财会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新制度下所呈现的医院会计信息状态,探讨性地提出修订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使医院会计信息为下一步新医改在考察公立医院资金使用效益、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医疗全成本核算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准确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 问题 新医改 公立医院改革 
自2012年医院执行新的财会制度以来,公立医院的医疗成本核算更加精准,呈现的财务信息更加完整,为新医改的全面实施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在贯彻实施新财会制度的过程中,发现新制度对医院某些经济事项的处理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现行制度会造成医院收支结余虚高的假象 
(一)医院大量的配套经费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计入支出 
医院每年会从国家主管部门争取到科研经费用于医院的科研和学科发展,一般情况下争取到的科研经费都需要大量的自有资金予以配套支持,新会计制度规定医院所配套经费在实际支出时才允许计入支出科目,但医院已经许诺配套的但未能在当期实际支出的自有资金会隐藏当期的收支结余中,从而造成收支结余虚高。故建议对新制度的此项规定给予修订,允许医院在用自有资金予以配套的承诺事实发生后,医院即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在期内予以计提,使配套经费以负债形式反映,从而减少隐藏在收支结余里的潜在支出。 
(二)医保结算差额确认的时间滞后较严重 
医院在收回医保部门返回的结算款项之前是按照全额计入收入,新制度规定在收到结算款项时才能将结算差额在当期冲回,而医院在和医保部门结算时往往时间滞后,如果滞后的时间夸年度,收支结余中潜在有收不回的结算差额,虚增本期结余。建议允许医院在期末对潜在的医保结算差额按照保守性原则预计冲减医疗收入,在实际收到结算差额时再予以调整确认。 
(三)医院收到的有限定用途的资金不能规范核算和管理 
作为公立医院,具有部分政府职能,是突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急医疗救治或政府指令性任务中经常会收到具有限定用途的资金,这部分资金需要专款专用,但因为没有专门的科目对其核算,在收到和支用时只能将其记入其他收支核算,年末未使用完只能将其转入收支结余参与结余分配,造成收支结余虚高,给核算和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建议在收支结余科目中增设“其他限定用途的结转和结余“,并通过其他收入、其他支出对这部分资金按照项目核算,将会大大规范专用资金的管理,更会凸显医院协助实现政府职能,彰显医院的公益性质。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未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一)适当采用加速折旧方法 
卫生部门《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实施意见中规定,医院的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很多大型综合性医院因患者人次较多,很多设备存在超负荷运转从而提前报废的情况。设备如果提前报废,残余价值全部一次计入其他支出,不能再计入医疗业务成本。这样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会造一个时期内医疗成本不真实、收支不配比的缺陷。建议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对于使用频率高的设备研究采用加速折旧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允许医院多种折旧方法并存,避免执行单一的折旧计提方法造成医院的业务收入和成本不配比、一定时期内医疗业务结余不实的情况。 
(二)对房屋建筑物应进行拆分计提折旧 
房屋建筑物按照工程决算的的规定,附属设备全部计入房屋建筑物价值,参照房屋建筑物的年限一起计算折旧费,这样会造成一定时期内医院配比成本的减少。比如房屋建筑物附属设备―电梯,属于频率大,使用强度高,常常提前报废,往往比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要低很多,如果电梯和房屋建筑物采用同样的年限计提折旧,会造成医院成本的不真实,建议考虑医院的特殊情况,允许对医院的房屋建筑尤其是住院和门诊大楼的附属设备拆分计提折旧,以确保一定时期内医疗成本的准确性。 
三、用职工福利基金构建集体福利设施的会计处理尚待商榷 
(一)目前用职工福利基金构建集体福利设施的会计处理方法欠缺 
现行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于用职工福利基金构建集体福利设施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当购置相关设施时,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对集体福利设施分期计提折旧时,按照当期折旧金额借记“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另外一种方法是当购置相关设施时,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借记“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贷记“累计折旧”。两种处理方法都不能完成整地对集体福利设施(固定资产)和福利基金进行管理和核算,第一种处理方法虽然符合固定资产管理规定,能完整地体现集体福利设施的原值和净值,但“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只有在计提折旧的时体现当期的支出金额,“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的余额并不能完全反映未来可支用的金额。第二种方法虽然能使“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的余额完全反映未来可支用的金额,但新购置集体福利设施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都等于零,不符合固定资产管理规定。 
(二)建议借助企业公益金账务处理的理念 
笔者以为,可以借助企业公益金账务处理的理念,用福利基金购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与医院其他医疗经营活动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基本相同,计提的折旧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福利基金是医院从当年实现净利润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的,专门用于医院职工集体福利方面开支的资金来源,属于医院净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医院使用福利基金后,则使将来可以使用的福利基金会减少。 因此,在账务处理时,要将这部分福利基金从“专用基金”转入“事业基金”,当用“福利基金”购置的资产进行处置时,则需要将原来使用的福利基金转回。 具体帐务处理: 当购置相关设施时,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借记“专用基金-福利基金”,贷记“事业基金” 科目。对集体福利设施分期计提折旧时,和医院其他固定资产一样,按照当期折旧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在对福利设施进行资产处置时,再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将福利基金转回,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福利基金”。如此处理,使得对集体福利设施的管理既能符合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又能使“福利基金”余额完全反映为未来可支用的金额,会计信息质量更加真实。   四、“待冲基金”科目使用有待进一步拓宽 
(一)“待冲基金”使用现状 
新制度创新地设置和使用“待冲基金”科目,该科目的贷方发生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财政对医院医疗、科研、教学项目中资本性支出的支持金额,借方发生数反映此资本性支出费用化的金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财政补助收入和科教项目收入形成的资本性支出净值。此科目只是规定在使用财政及科教项目资金购买物资、对物资计提折旧和摊销时使用,而对于使用财政资金购买的服务、补助医院的人员支出、支付项目支出中费用化的支出等不要求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全面地、真实地分层次反映医院在有财政、科教资金支持和无财政、科教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医院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的之间的配比关系,医疗的补偿机制未能更好地通过财务数据体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