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图乙中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B.图乙的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C.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A.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和细线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两次弹簧秤作用的效果相同;
B.实验中,用两弹簧秤将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计算合力的大小;
C.若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则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D.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实验前,先将所用的弹簧秤竖直提起,挂钩上无任何重物,检查读数是否为零
B.将结点拉到位置O时,拉力F1、F2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筋时,橡皮筋、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且平行于木板
D.可以通过操作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均为4N,且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然后再用其中一个弹簧秤来测量出它们的合力,与用作图法求出的合力进行比较
A.拉力大小可以直接由弹簧秤读出
B.记录拉力方向时可以用铅笔沿细线画一条线来表示
C.实验过程中应该让弹簧秤的轴线与纸面平行
D.作力的图示时,不同的拉力标度应相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实验中将木扳水平放置比竖直放置实验误差小
B.用1cm长度的线段表示1N力比用1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力实验误差小
C.若F1和F2的方向不变而大小都减小1N,则其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也减小1N
D.两组同学作图得到合力的大小显著不同,至少有一组同学实验操作有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增大,F2先增大后减小
D.F1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
A.分别用一根绳拉和两根绳同时拉橡皮条应让结点到达同一位置O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的误差会减小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A.用两只弹簧秤和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结点必须拉到同一点
B.实验过程中,弹簧的轴线必须与纸面平行
C.两个拉力的方向必须垂直
D.作力的平行四边形时,不同拉力的标度应该相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极限法
A.a示数增大,b示数增大
B.a示数减小,b示数减小
C.a示数增大,b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a示数减小,b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A.O点位置
B.两只细绳套之间的夹角
C.两条细绳的方向
D.橡皮条伸长的长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6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28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29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0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2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3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4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5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26
类别:数学(文科)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